创伤性关节炎由创伤引起,以关节软骨退变等为病理变化,常见原因有创伤因素(如儿童与青少年骨折复位不佳、成年人骨折脱位及关节软骨损伤等)、关节长期磨损与应力异常(如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职业因素及长期站立行走、肥胖人群不良生活方式)、其他因素(如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感染因素等)。
一、创伤因素
1.骨折
儿童与青少年: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后若复位不佳,如长骨骨折导致关节面不平整,儿童的软骨还在不断生长塑形过程中,轻微的关节面不平整也可能影响软骨的正常发育,进而引发创伤性关节炎。例如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若复位时关节面恢复不良,日后关节活动时软骨受到异常应力,容易出现退变。
成年人:成年人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等。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血运受到影响,同时骨折端的对位对线情况对关节面的影响较大。如果骨折复位不良,关节面不平整,关节活动时软骨承受不均匀的应力,长期下来软骨会逐渐磨损、退化。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膝关节骨折,平台的塌陷或倾斜会破坏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导致关节内应力分布异常,加速软骨的退变和骨质增生。
2.关节脱位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严重的关节脱位若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复位,会导致关节软骨、韧带、滑膜等组织结构的损伤。例如肩关节脱位,若复位不及时或复位方法不当,关节面的对合关系被破坏,关节活动时软骨反复受到异常摩擦和撞击,引起软骨的损伤和退变,进而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对于儿童关节脱位,由于儿童关节的弹性较好,脱位后可能复位相对容易,但如果首次处理不当,也可能遗留关节面的微小异常,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引发问题。
3.关节软骨损伤
运动人群:在运动过程中,如篮球运动员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等。运动员频繁的屈伸、扭转等动作,容易造成关节软骨的直接损伤。例如足球运动员的踝关节反复扭伤,可能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因为踝关节在运动中承担着身体的重量和运动时的应力,反复的扭伤使软骨受到持续的机械损伤,长期积累后引发创伤性关节炎。
老年人:老年人关节软骨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退变,若受到轻微的创伤,如摔倒时膝关节的扭伤,也可能引发软骨的进一步损伤。老年人的软骨修复能力较差,损伤后难以恢复,容易导致关节的炎症和退变,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
二、关节长期磨损与应力异常
1.职业因素
重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如矿工、搬运工等,关节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和应力。以膝关节为例,重体力劳动者在搬运重物时,膝关节需要承受巨大的负荷,关节软骨不断受到挤压和摩擦,加速了软骨的磨损。研究表明,长期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运动员: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关节受力特点不同。例如田径运动员的踝关节,在跑步过程中反复受到冲击应力;体操运动员的腕关节,长期承受扭转和弯曲应力。这些运动员由于职业特点,关节长期处于异常应力状态下,软骨容易发生退变,增加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2.不良姿势与生活方式
长期站立或行走人群:教师、售货员等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人群,膝关节、髋关节等关节承受持续的压力。站立时,下肢关节的负荷较大,行走时关节面不断受到摩擦和冲击,长期下来会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有研究发现,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患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几率比正常人群高。
肥胖人群:肥胖者体重超标,关节承受的压力比正常人更大。例如膝关节,每增加1公斤体重,行走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加3-4公斤。过多的体重负荷加速了关节软骨的磨损和退变,肥胖人群患髋关节、膝关节等部位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三、其他因素
1.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
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出生时髋关节发育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被破坏,关节面的对合关系异常,关节活动时软骨受到不均匀的应力,导致软骨过早退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这种异常应力会逐渐加重,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成年后发生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性很大。
2.感染因素
关节感染后,炎症会破坏关节软骨和周围组织。例如化脓性关节炎,细菌感染关节后,炎症介质会损伤软骨细胞,影响软骨的代谢。即使感染得到控制,关节软骨已经受到的损伤也可能导致后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关节感染后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可能更高,而且感染后的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更容易遗留关节的病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