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痛经需检查,可能由原发性痛经突然加重或继发性痛经引起,检查项目有妇科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检查)和超声检查(盆腔超声),不同人群检查有注意事项,青春期女性要尊重隐私等,育龄期女性要告知相关信息等,围绝经期女性要警惕子宫内膜病变等需进一步检查。
一、突然痛经需检查的原因及相关情况
(一)可能的病因及需检查的情形
1.原发性痛经突然加重
对于女性来说,原发性痛经多在初潮后不久出现,但部分女性可能在某个阶段突然痛经程度加重。例如,长期生活方式改变,如过度劳累、精神压力突然增大等可能影响体内激素调节,导致原本的原发性痛经加重。此时需要检查,通过妇科检查等排除是否有其他潜在问题被诱发。比如通过B超检查子宫、附件等结构是否有异常改变,虽然原发性痛经一般无器质性病变,但突然加重可能需要排查是否有微小的结构变化被忽视。
2.继发性痛经的可能
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突然出现痛经且程度较以往明显不同,要考虑继发性痛经的可能。继发性痛经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异位的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也会出血,引起疼痛。通过妇科检查、盆腔超声等检查可以辅助诊断。例如,盆腔超声可能发现子宫肌层回声不均等子宫腺肌病的表现,或附件区的异位囊肿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现。对于年龄在30-40岁左右的女性,这类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突然出现痛经加重更需及时检查。
对于青春期女性,突然出现痛经也需要检查,排除是否有生殖道畸形等情况。如处女膜闭锁等生殖道畸形,会导致月经血排出不畅,引起痛经,且可能在某个阶段突然因为经血积聚等情况使痛经症状明显加重,通过妇科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
二、检查的相关项目及意义
(一)妇科检查
1.外阴检查
观察外阴发育情况、有无红肿、破损等。对于有痛经的女性,外阴的异常可能与经血刺激等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现。例如,外阴炎可能导致外阴疼痛,在痛经时可能被患者误为痛经加重,通过外阴检查可以初步排查。
2.阴道检查
查看阴道黏膜情况、分泌物性状等。阴道的炎症等情况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及痛经情况。如细菌性阴道炎等,可能在月经前后加重阴道不适,进而影响对痛经的判断,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查等可以辅助诊断阴道内的病变情况。
3.宫颈检查
观察宫颈外观,有无举痛等。宫颈举痛是盆腔炎等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如果突然出现痛经伴有宫颈举痛,提示可能有盆腔炎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
4.子宫及附件检查
触摸子宫大小、质地、有无压痛,附件(输卵管、卵巢)有无增厚、包块及压痛等。通过触诊可以初步判断子宫附件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例如子宫增大伴压痛可能提示子宫腺肌病等情况。
(二)超声检查
1.盆腔超声
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对盆腔器官的观察更清晰,尤其是对子宫、卵巢等的观察。对于怀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经阴道超声可能发现附件区的囊性无回声区(异位囊肿)等典型表现。对于子宫腺肌病,超声可显示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增厚等情况。一般来说,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优先选择经阴道超声,而无性生活史的女性选择经腹部超声。通过超声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盆腔内器官的结构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
三、不同人群突然痛经检查的注意事项
(一)青春期女性
1.检查时要尊重其隐私,向其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减轻其紧张情绪。因为青春期女性可能对妇科检查存在抵触心理,所以医生要以温和、专业的态度进行沟通。例如,在进行外阴、阴道检查前,详细说明检查是为了明确痛经的原因,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等。
2.对于处女膜闭锁等生殖道畸形的排查,超声检查等要准确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
(二)育龄期女性
1.育龄期女性如果有性生活史,在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时要告知医生月经情况等相关信息。例如,月经周期、经量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痛经的可能原因。在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2.对于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育龄期女性,突然出现痛经加重时更要积极配合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进行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三)围绝经期女性
1.围绝经期女性突然出现痛经,需要警惕是否有子宫内膜病变等情况。在检查时,除了常规的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考虑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等进一步检查。医生要向围绝经期女性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因为这个年龄段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可能在围绝经期出现月经紊乱、痛经等表现,通过相关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