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食欲减退,局部症状包括皮肤瘀点瘀斑、皮疹及感染病灶表现,各系统受累有呼吸、心血管、消化、神经等系统症状,新生儿、老年人、儿童有各自特殊人群特点,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且病情发展各有特点。
寒战:往往与发热相伴出现,患者会突然感觉寒冷,身体不由自主地发抖。这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释放的毒素作用于机体,刺激神经系统,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产热。在一些严重的败血症病例中,寒战可能会反复出现。
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机体在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并且炎症反应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使患者出现乏力的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败血症患者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儿童可能会表现为不愿活动、精神萎靡等。
食欲减退:患者进食量明显减少,对食物缺乏兴趣。这与机体的炎症状态有关,炎症反应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等,进而引起食欲减退。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可能表现为奶量减少或拒食,成人则表现为饭量明显降低。
局部症状
皮肤表现
瘀点、瘀斑:部分患者皮肤会出现瘀点、瘀斑,多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瘀点,或融合成瘀斑,常见于躯干部、四肢等部位。这是由于败血症时,细菌产生的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到皮下组织所致。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瘀点、瘀斑可能是比较常见的皮肤表现之一,需要引起重视。
皮疹:有些患者可出现皮疹,如猩红热样皮疹、麻疹样皮疹等。例如,A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可能会出现猩红热样皮疹,表现为皮肤弥漫性充血,上有密集针尖大小丘疹。
感染病灶表现:如果败血症是由局部感染灶蔓延而来,那么局部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肺炎引起的败血症,患者会有肺炎的表现,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患者会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皮肤疖肿、痈等引起的败血症,局部可见红肿、疼痛、化脓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局部感染病灶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的皮肤疖肿可能相对较为常见,而成人可能更多见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的感染病灶。
各系统受累表现
呼吸系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低氧血症,表现为口唇发绀、面色苍白等。这是因为败血症时,炎症累及肺部,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例如,病原体在肺部繁殖,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导致肺泡通气量减少、气体交换障碍。儿童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败血症时更容易出现呼吸方面的明显异常,如呼吸频率加快等。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率加快,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这是由于细菌毒素和炎症介质的作用,导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等。例如,败血症引起的感染性休克会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功能可能相对较弱,在败血症合并心血管系统受累时,病情可能更为凶险,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
消化系统: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胃肠道黏膜受到炎症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紊乱。例如,炎症介质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蠕动异常、黏膜损伤等。儿童败血症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如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神经系统:部分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嗜睡、昏迷等。这是因为病原体产生的毒素或炎症介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功能障碍。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神经系统受累可能表现为拒乳、尖叫、前囟饱满等;而成人败血症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如感染性脑病等。
特殊人群特点
新生儿: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没有明显的发热、寒战等表现,而是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如反应差、拒奶、体温不升或体温波动、呼吸暂停、黄疸加重等。这是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感染的反应不如成人明显。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一旦怀疑败血症,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败血症的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甚至体温正常,但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意识障碍、低血压等更严重的表现。这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反应迟钝等因素有关。老年人一旦发生败血症,病情进展往往较快,需要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
儿童:儿童败血症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受影响等情况。例如,长期的败血症可能导致儿童体重不增、身高增长缓慢等。同时,儿童的皮肤黏膜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局部感染灶并进而发展为败血症,在护理时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