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筛查是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程度的产前筛查方法,包括血清学唐氏筛查、无创产前DNA检测、羊水穿刺等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采血时间、操作及风险评估等,低风险可继续常规产检,临界风险需进一步检查,高风险需确诊及依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一、唐氏筛查的定义
唐氏筛查是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清,结合孕妇的预产期、体重、年龄、孕周等方面来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程度的产前筛查方法。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患儿会出现智力低下、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二、唐氏筛查的常见类型及操作方法
(一)血清学唐氏筛查
1.采血时间
一般建议在怀孕15-20周之间进行采血。不同孕周的激素水平不同,这个时间段能较好地通过血清学指标来评估风险。对于年龄较大(如年龄≥35岁)的孕妇,虽然血清学唐氏筛查也可以进行,但往往还会结合其他检查方式,因为年龄本身就是唐氏综合征的一个高危因素。对于生活方式较为特殊的孕妇,比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孕妇,同样需要按时进行血清学唐氏筛查,因为有害物质可能会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而血清学唐氏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2.采血操作
孕妇需要空腹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抽取孕妇的静脉血。采血过程相对简单,类似于常规的抽血检查。抽取的血液会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的指标主要包括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
3.风险计算
实验室会根据孕妇的年龄、孕周、采血得到的AFP、hCG等指标,通过特定的计算公式来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值。例如,根据孕妇的年龄,年龄越大,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相对越高;孕周的大小也会影响激素水平的检测结果,从而影响风险计算。
(二)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
1.采血时间
通常在怀孕12周以后就可以进行,最佳检测时间为怀孕12-22周+6天。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孕妇,比如曾经有过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的孕妇,建议尽早进行无创产前DNA检测,以便更早地发现胎儿染色体是否存在异常。对于生活方式中经常接触电子辐射等可能影响胎儿染色体因素的孕妇,也应在合适孕周进行无创产前DNA检测。
2.采血操作
只需抽取孕妇的静脉血即可,一般采取2-5ml左右的血液量。采血过程相对轻松,对孕妇和胎儿没有明显的创伤。血液会被送往专业的基因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的是胎儿游离DNA,通过分析胎儿游离DNA中染色体的信息来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
3.风险评估
无创产前DNA检测的准确性相对较高,能够检测出常见的三体综合征,如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等。如果检测结果显示高风险,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羊水穿刺等确诊性检查。
(三)羊水穿刺
1.穿刺时间
一般在怀孕16-22周进行。对于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由于血清学唐氏筛查的准确性相对较低,医生通常会建议直接进行羊水穿刺来明确诊断。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孕妇,比如家族中有染色体异常疾病遗传史的,也需要考虑在合适孕周进行羊水穿刺。
2.穿刺操作
需要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医生会用穿刺针穿过孕妇的腹壁、子宫壁,抽取适量的羊水。羊水穿刺是一种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流产、感染等风险,但风险较低。抽取的羊水会被用于细胞培养,然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这是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
3.诊断意义
通过羊水穿刺可以直接观察胎儿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是否正常,能够确诊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对于病史中有过不良妊娠结局(如多次流产、胎儿畸形等)的孕妇,羊水穿刺可以明确本次妊娠胎儿的染色体情况,为后续的处理提供准确依据。
三、唐氏筛查的结果解读及后续处理
1.低风险结果
如果唐氏筛查结果为低风险,通常意味着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较低,但并不是完全排除患病的可能。孕妇可以继续按照常规的产前检查流程进行产检,包括定期的B超检查等,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孕妇,低风险结果都提示在当前的筛查指标下胎儿患病风险较低,但仍需关注后续产检中的各项指标。
2.临界风险结果
当结果为临界风险时,孕妇需要进一步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无创产前DNA检测或者羊水穿刺等进一步检查。因为临界风险表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处于一个中间值,需要通过更准确的检查来明确胎儿的染色体情况。对于有特殊病史或生活方式的孕妇,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临界风险结果,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保障胎儿健康。
3.高风险结果
如果结果为高风险,孕妇需要尽快到遗传咨询门诊进行咨询,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进行羊水穿刺等确诊性检查。一旦确诊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孕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情况(如孕周、身体状况等)来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孕妇,在面对高风险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再做出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