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积液是关节内液体异常增多的病理状态,常见病因有创伤(急性创伤、慢性劳损)和炎症(感染性炎症、非感染性炎症),临床表现有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及浮髌试验阳性、压痛等体征,诊断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超声、X线、MRI),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关节穿刺抽液、关节镜手术)。
一、关节积液的定义
关节积液是指关节内液体异常增多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情况下,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起到润滑关节、营养软骨等作用,一般不超过5毫升。当关节受到损伤、炎症等刺激时,关节滑膜会产生过多的液体,导致关节积液。
二、常见病因
1.创伤因素
急性创伤:如关节扭伤、骨折等,可直接损伤关节内的血管、滑膜等组织,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关节内出血和液体渗出,从而形成关节积液。例如,运动时膝关节的剧烈扭转可能导致半月板或韧带损伤,进而引发关节积液。对于儿童,玩耍时的不当动作也可能造成关节创伤性积液,由于儿童关节周围组织相对脆弱,更容易受到损伤。
慢性劳损:长期过度使用关节,如运动员长期进行高强度的关节运动,会使关节滑膜反复受到摩擦和刺激,导致滑膜炎症,分泌过多液体,逐渐形成慢性关节积液。中老年人由于关节软骨退变等原因,长期的行走、爬楼等活动也可能引起膝关节慢性劳损性关节积液。
2.炎症因素
感染性炎症: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关节,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或结核性关节炎等。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关节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刺激滑膜分泌大量炎性液体,导致关节积液。这种情况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更易发生,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儿童若发生感染性关节积液,由于其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及时就医。
非感染性炎症: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或退行性关节疾病均可导致关节积液。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导致滑膜增生、炎症渗出,从而出现关节积液,且多为对称性多关节发病。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引起的关节炎症,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病情进展,关节积液会逐渐出现并加重。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起的炎症反应,急性发作时可导致关节红肿、疼痛、积液等。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关节肿胀:关节部位明显膨隆,外观可见关节周围肿胀,皮肤可能稍有紧张。例如膝关节积液时,会看到膝盖明显变粗。不同病因引起的关节肿胀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感染性关节炎引起的肿胀可能更为明显且伴有红热表现。
疼痛:关节疼痛程度与积液量及病因有关。少量积液时可能仅有轻微胀痛,而大量积液时疼痛较为剧烈,活动时疼痛加重。如膝关节大量积液时,患者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都会受到明显限制,疼痛加剧。
活动受限:由于关节肿胀、疼痛,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例如肩关节积液时,患者的上肢外展、上举等活动会受到明显阻碍。儿童若出现关节积液,可能会因为疼痛而不愿活动相应关节,影响其正常的肢体功能活动。
2.体征
浮髌试验阳性:这是检查关节积液的常用方法。以膝关节为例,患者平卧位,患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轻压髌骨,若感觉到髌骨有浮动感,即为浮髌试验阳性,提示关节内有较多积液。
压痛:关节周围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压痛部位与病变关节相关。如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引起的关节积液,在内侧副韧带附着点处可有明显压痛。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观察关节肿胀情况,触诊了解关节周围压痛、波动感等,还可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检查,初步判断关节积液及相关病变情况。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关节腔内的积液情况,能发现少量的关节积液,还可协助判断关节内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如滑膜增厚、半月板损伤等。对于儿童,超声检查相对无创,可作为常用的检查方法。
X线检查:可观察关节间隙、骨质情况等,对于排查骨折、骨质增生等病变有一定帮助,但对于早期关节积液的显示不如超声敏感,主要用于排除其他骨骼病变。
磁共振成像(MRI):对关节内的软组织结构,如滑膜、韧带、半月板等显示清晰,能准确判断关节积液的量以及关节内各结构的病变情况,是诊断关节积液及相关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五、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休息:减少患病关节的活动,让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例如膝关节积液患者应减少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儿童则需要家长帮助限制其过度的肢体活动,保证关节休息。
物理治疗:急性期可进行冷敷,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慢性期可采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积液的吸收。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更需注意温度控制。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使用相应药物。如感染性关节炎需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使用抗风湿药物;痛风性关节炎需使用降尿酸及抗炎药物等。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尤其要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如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2.手术治疗
关节穿刺抽液:对于积液量较多的患者,可进行关节穿刺抽液,以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同时,可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起到抗炎作用。但关节穿刺有一定的感染风险,操作时需严格无菌操作。儿童进行关节穿刺时,要更加小心谨慎,确保操作安全。
关节镜手术:对于一些由半月板损伤、滑膜病变等引起的关节积液,可通过关节镜进行手术治疗,清理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结构,从而减少关节积液的产生。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是否适合该手术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