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可通过症状表现、活动功能及特殊试验自测初步判断,症状表现有运动中或后、静止时的疼痛,屈伸时的弹响及伴随卡顿感,不同程度的肿胀;活动功能有主动和被动屈伸受限,步态改变及行走距离受限;特殊试验包括麦氏试验、研磨试验、蹲走试验等,自测后需及时就医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进一步治疗康复。
一、症状表现自测
1.疼痛
运动中或运动后:半月板损伤常发生在膝关节扭转、屈伸等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后出现疼痛。例如,打篮球、踢足球、深蹲起等动作后易出现。不同类型的半月板损伤疼痛部位可能略有差异,一般在内侧或外侧关节间隙有明显压痛。青少年若参与高强度运动,运动中或后出现膝关节特定部位疼痛需警惕;中老年人群若本身有关节退变基础,运动时也易诱发半月板损伤疼痛。
静止时:部分患者在静止状态下也可能感到膝关节深部隐痛,尤其在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或蹲起时,疼痛可能加重。这是因为膝关节活动时半月板受到的应力变化刺激损伤部位。女性在生理期前后,身体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关节周围组织的敏感性,此时若原本有半月板损伤潜在问题,疼痛可能更明显;肥胖人群由于膝关节承受更大压力,静止时也更易出现半月板损伤相关疼痛。
2.弹响
屈伸时的弹响:膝关节在屈伸过程中,可感觉到或听到弹响,有时是清脆的响声,有时是较沉闷的弹响。弹响可能是半月板损伤后,半月板碎片在关节内移动,与关节软骨、滑膜等结构摩擦或碰撞产生的。年轻人运动强度大时,屈伸膝关节出现弹响需留意;老年人关节退变基础上,弹响可能伴随半月板损伤发生。
弹响伴随的其他表现:有的患者弹响时还伴有膝关节卡顿感,即膝关节突然感觉被卡住,不能正常屈伸,过一会儿又突然恢复正常活动。这种卡顿感可能是半月板撕裂的碎片卡压在关节间隙所致。儿童若在玩耍时出现膝关节屈伸弹响伴卡顿,要考虑是否有先天半月板发育异常或运动损伤导致;妊娠期女性由于体重增加、关节稳定性改变,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3.肿胀
肿胀程度: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轻度肿胀可能仅表现为膝关节周围轻度饱满,皮肤无明显发红;中度肿胀时膝关节明显膨隆,皮肤张力增加;重度肿胀则膝关节明显肿大,皮肤发亮。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出现膝关节肿胀,需排查半月板损伤;老年人若缓慢出现膝关节肿胀,同时伴疼痛、活动受限,要考虑半月板损伤合并关节退变等情况。女性在更年期后,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关节内环境,也可能使半月板损伤后肿胀更易发生且恢复较慢。
二、活动功能自测
1.屈伸受限
主动屈伸:患者自我感觉膝关节屈伸范围不如正常时,主动屈伸膝关节时可能感觉到阻力,无法达到正常的活动角度。比如正常膝关节屈曲可接近135°-150°,伸展可接近0°,而半月板损伤患者可能屈曲角度减小,伸展时也受限。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若运动不当导致半月板损伤,会影响正常的肢体活动和运动能力发展;孕妇由于身体重心改变、关节松弛,屈伸受限情况可能更明显,且恢复相对困难。
被动屈伸:他人帮助屈伸膝关节时,也能感觉到明显的阻力,与正常膝关节屈伸时的顺滑感不同。这是因为半月板损伤后,损伤的半月板影响了膝关节正常的屈伸运动机制。有既往膝关节受伤病史的人群,再次出现屈伸受限更要高度怀疑半月板损伤;长期伏案工作后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也易因半月板问题出现屈伸受限。
2.行走异常
步态改变:走路时可能出现跛行,表现为患侧下肢不敢完全负重,行走时身体重心偏向健侧。例如,患侧下肢着地时膝关节疼痛,导致步幅减小,行走姿态异常。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出现跛行,要考虑半月板损伤影响行走功能;老年人行走时出现跛行且伴有膝关节不适,需排查半月板损伤及关节退变等多种因素。女性若因半月板损伤导致行走异常,可能在日常上下楼梯等活动中更明显,因为上下楼梯时膝关节承受的应力较大。
行走距离受限:原本能长时间行走的人,因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不适,行走一段距离后就出现膝关节疼痛、酸胀等不适,不得不停止行走。上班族久坐后突然长时间行走出现这种情况要警惕;体力劳动者本身行走量大,半月板损伤后行走距离受限对其工作生活影响更大。
三、特殊试验自测
1.麦氏(McMurray)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患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充分屈曲,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另一手放在膝关节外侧,将小腿外展、外旋并伸直膝关节,若出现疼痛和弹响为阳性,提示外侧半月板损伤;若一手握住足部,另一手放在膝关节内侧,将小腿内收、内旋并伸直膝关节,出现疼痛和弹响则为阳性,提示内侧半月板损伤。不同年龄人群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儿童骨骼肌肉发育尚未成熟,操作时更需轻柔;老年人关节退变基础上,操作时动作要缓慢,避免加重损伤。
2.研磨试验(Apley试验)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将足部握住并向下挤压,同时旋转膝关节,若出现疼痛则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该试验主要用于检测半月板后角的损伤。青少年进行此项试验时要注意固定好身体,避免因不配合导致操作不准确;老年人若有腰椎疾病等,可能影响对试验结果的准确判断,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3.蹲走试验
操作方法:让患者蹲下行走往返,观察其行走时的姿态。半月板损伤患者蹲走时会出现疼痛,且步态异常,如蹲下时膝关节疼痛、起来时费力等。儿童在进行蹲走试验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其动作是否协调、有无不适表现;肥胖人群由于体重因素,蹲走试验时膝关节承受压力大,更易出现异常表现。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自测方法,初步判断是否有半月板损伤情况,但自测只是初步筛查,一旦怀疑半月板损伤,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诊断,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或康复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