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症状表现为慢性腰部隐痛、活动受限;需询问既往腰部损伤史、职业和生活方式等诱因;体格检查包括腰部压痛、肌肉紧张度和活动度测试;影像学检查中X线用于排除其他病变,MRI可显示软组织情况。
一、症状表现
1.腰部疼痛
特点:多为慢性隐痛,时轻时重,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可局限于腰部,也可向臀部放射,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久坐久站的人群,腰部疼痛症状较为常见,且在劳累后会明显加重。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年轻人可能因运动损伤等因素导致腰肌劳损,疼痛可能相对较急性;而老年人则多因长期腰部劳损积累,疼痛相对较为慢性。女性在孕期或产后也可能出现腰肌劳损相关疼痛,这与孕期腰部负担加重以及产后身体恢复等因素有关。
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不定,可能数天、数周甚至更长时间,且容易反复发作。
2.腰部活动受限
表现:腰部活动时感觉不灵活,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在弯腰捡东西时,可能会发现弯腰困难;转身时也会感觉腰部有束缚感。这种活动受限在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更为明显,适当活动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活动过多又会加重症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活动受限程度有所不同,经常剧烈运动的人群可能因运动导致的劳损,活动受限相对更明显;而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腰部活动受限可能主要表现为弯腰等动作不灵活。
二、病史及诱因询问
1.既往腰部损伤史
询问内容: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腰部扭伤、拉伤等情况。例如,是否有过重物抬举时腰部突然受伤的经历,或者是否有因运动姿势不当导致腰部损伤的情况。如果有既往腰部损伤史,那么发生腰肌劳损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儿童,由于其腰部肌肉和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既往腰部损伤可能会对其未来腰部健康产生长期影响,比如可能导致慢性腰肌劳损的发生概率增加。而成年人既往腰部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妥善治疗和恢复,也容易发展为腰肌劳损。
2.职业因素
分析:长期从事需要腰部反复用力、姿势不良的职业人群,如搬运工、长期伏案工作者(教师、办公室职员等)、重体力劳动者等,容易患腰肌劳损。搬运工需要频繁弯腰搬起重物,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伏案工作者由于长时间保持弯腰驼背的姿势,腰部肌肉得不到充分放松,这些都容易导致腰肌劳损。不同职业的人群面临的风险不同,重体力劳动者腰部承受的压力更大,患腰肌劳损的概率相对更高;而长期伏案工作者则因姿势问题,腰部肌肉劳损的风险较高。
3.生活方式因素
影响:长期久坐、久站、缺乏运动、腰部受寒等生活方式也与腰肌劳损的发生有关。久坐会使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不畅;久站同样会导致腰部肌肉疲劳;缺乏运动则会使腰部肌肉力量减弱,更容易受损;腰部受寒会引起腰部肌肉痉挛,增加腰肌劳损的发生风险。例如,一些办公室职员每天久坐数小时,下班后又缺乏运动,同时不注意腰部保暖,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容易引发腰肌劳损。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病风险不同,比如经常运动且注意腰部保暖的人群,患腰肌劳损的概率相对较低;而长期久坐且不注意保暖的人群,患病风险则较高。
三、体格检查
1.腰部压痛
检查方法:医生会用手指按压患者腰部,寻找压痛点。一般来说,腰肌劳损患者的压痛点多在腰部肌肉起止点附近,且压痛比较局限。例如,在骶棘肌的起止点、腰椎横突等部位可能会有明显压痛。通过压痛部位可以初步判断劳损的肌肉部位。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压痛的敏感程度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由于身体组织较为娇嫩,压痛可能相对不那么明显,但仍可通过仔细检查发现;老年人可能因身体退变等因素,压痛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
2.腰部肌肉紧张度
检查:触摸患者腰部肌肉,判断肌肉是否紧张。腰肌劳损患者腰部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僵硬。比如,用手触摸腰部肌肉,能发现肌肉质地较硬,与正常柔软的肌肉状态不同。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肌肉紧张度不同,长期运动的人群肌肉可能相对更有弹性,紧张度相对较低;而长期久坐的人群肌肉紧张度则较高。
3.腰部活动度测试
具体操作:让患者进行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观察活动范围。如前屈时,正常情况下手指可触及toes,但腰肌劳损患者前屈可能受限,手指无法触及toes或只能触及较近部位;后伸时,腰部后伸的幅度会减小。通过这些活动度测试,可以进一步明确腰部活动受限的程度,从而辅助判断是否为腰肌劳损。对于儿童,腰部活动度测试需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对于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腰椎退变等问题,活动度测试结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仍可通过与正常范围对比来判断是否存在腰肌劳损相关的活动受限。
四、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作用: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腰椎的其他病变,如腰椎骨折、腰椎滑脱、腰椎肿瘤等。腰肌劳损患者的X线检查一般无特异性改变,可能仅表现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等非特异性改变。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X线检查的意义有所不同,儿童进行X线检查需要考虑辐射影响,但在怀疑有腰部结构性病变时仍需进行;老年人进行X线检查可以帮助观察腰椎退变情况,如是否有骨质增生等,以辅助判断是否同时存在其他腰椎问题导致类似腰肌劳损的症状。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优势: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更为清晰,可观察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情况。腰肌劳损患者在MRI上可能表现为腰部肌肉信号异常,如T2加权像上可见肌肉信号增高,提示肌肉有水肿等炎性改变。但需要注意的是,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一般在其他检查初步怀疑有腰部软组织病变时才会进行。对于儿童,MRI检查相对安全,但仍需根据病情谨慎选择;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进行MRI检查需要特别评估辐射等风险,但一般来说MRI检查对胎儿等影响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