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训练和有氧运动等,运动前要热身和评估自身状况,运动中要管理疼痛和配合呼吸,运动后要放松并观察恢复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在各阶段需注意相应差异。
一、关节炎康复治疗训练
(一)关节活动度训练
1.主动运动
对于不同类型的关节炎患者,如骨关节炎患者,可进行简单的关节屈伸运动。以膝关节为例,患者坐在床边,缓慢地将小腿伸直放下,再屈膝抬起,每次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这种主动运动能维持和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根据患者的体力和病情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次数,考虑到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运动强度应适当降低,年轻患者可稍增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进行手指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如握拳、伸指,每组10次左右,每天3-4组,通过主动运动刺激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软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2.被动运动
当患者自身力量不足时,可由他人帮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例如,对于肩关节受限的患者,帮助者握住患者的手臂,缓慢地进行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等动作,活动范围从患者可耐受的最小范围开始,逐渐扩大,每次每个方向活动5-10次,每天进行2-3次。对于儿童关节炎患者,被动运动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损伤,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调整运动幅度。
(二)肌力训练
1.等长收缩训练
以膝关节为例,患者坐在椅子上,将膝关节伸直,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3-4组。这种等长收缩训练适用于各种关节炎患者,特别是急性期关节肿胀疼痛较明显时,可在不增加关节负荷的情况下增强肌肉力量。对于老年关节炎患者,等长收缩训练更容易操作,能有效维持肌肉力量;对于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次数。
对于手部关节炎患者,可进行手指的等长收缩训练,如用力握拳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每组10次左右,每天3-4组,有助于增强手部肌肉力量,稳定关节。
2.等张收缩训练
采用轻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如使用小哑铃进行手臂的屈伸等张收缩训练。对于肘关节关节炎患者,可手持小哑铃进行屈肘和伸肘运动,每组8-12次,每天3组。根据患者的肌肉力量情况选择合适重量的哑铃,年龄较大的患者选择较轻的哑铃,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重量。对于髋关节关节炎患者,可进行卧位的直腿抬高训练,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将腿缓慢抬高15-30厘米,保持5秒后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增强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三)有氧运动
1.游泳
对于大多数关节炎患者,游泳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在水中,关节受到的重力减轻,水的浮力能减少关节的负荷,同时又能锻炼肌肉。例如,对于膝关节关节炎患者,游泳时膝关节的屈伸运动相对轻松,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改善关节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进行游泳运动,儿童关节炎患者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浅水区的游泳,能在水中得到很好的运动锻炼;老年患者可选择水温适宜的泳池进行缓慢的游泳运动,每周可进行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
2.快走
适合病情相对稳定的关节炎患者,如骨关节炎患者。快走时要注意步伐平稳,速度不宜过快,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来说,每次快走20-30分钟,每周3-4次。对于年轻患者,可适当加快速度和增加距离;老年患者则要控制速度,避免关节过度疲劳。在快走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对关节的冲击。
二、关节炎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一)运动前准备
1.热身
无论是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还是有氧运动,都要进行充分的热身。例如,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前,可先进行5-10分钟的慢走或原地踏步,让身体微微发热,肌肉和关节得到一定的预热。对于关节炎患者,热身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不同年龄的患者热身时间和强度有所不同,老年患者热身时间可稍长,强度稍低,年轻患者热身时间相对较短但要保证充分。
2.评估自身状况
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关节炎病情进行运动评估。如果处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应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训练,可选择简单的关节放松活动;如果病情相对稳定,可按照康复训练计划进行适当运动。同时,要考虑自身的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关节退变相对严重,运动时更要谨慎评估;年轻患者虽然关节弹性较好,但也不能忽视自身的身体状况,如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等情况时要综合评估。
(二)运动中注意事项
1.疼痛管理
在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关节的疼痛情况。如果运动时出现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运动。对于关节炎患者,正常的运动应该是在可耐受的范围内,如果疼痛超过轻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0-3分),则提示运动强度过大或存在不适合当前运动的情况。根据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相对较差,一旦出现较明显疼痛就应停止运动;年轻患者可在疼痛较轻微时调整运动强度。
2.呼吸配合
运动时要注意呼吸的配合,一般采用深呼吸的方式。例如进行肌力训练时,肌肉收缩时呼气,肌肉放松时吸气,这样能保证身体的氧气供应,使运动更加平稳。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呼吸配合的要求是一致的,但要根据患者的体力情况调整呼吸的节奏,老年患者呼吸节奏可稍慢,年轻患者可稍快但要保证均匀。
(三)运动后注意事项
1.放松
运动结束后要进行充分的放松活动。如运动后进行5-10分钟的拉伸运动,对于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缓慢的拉伸,帮助肌肉放松,减少肌肉酸痛。例如,运动后对腿部肌肉进行拉伸,可坐在地上,将腿伸直,用手缓慢拉向身体方向,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腿。不同年龄的患者放松方式相似,但老年患者拉伸幅度要小,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拉伸幅度。
2.观察恢复情况
运动后要观察身体的恢复情况,如关节的肿胀、疼痛是否有加重,肌肉是否有过度疲劳等情况。如果出现关节肿胀加重或疼痛持续不缓解等情况,要及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对于儿童关节炎患者,运动后更要密切观察,因为儿童的身体恢复情况可能与成人不同,要确保运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