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症状表现,且有年龄相关特点,还与生活方式及病史有关。皮肤疱疹有形态和分布特征,全身有发热、不适等伴随症状;单纯疱疹分原发和复发,水痘有典型和重症表现,手足口病有普通和重症情况;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儿童疱疹症状各有特点;生活方式中卫生习惯和接触史影响发病,病史中免疫功能低下和既往疱疹病史也对症状有影响。
一、儿童疱疹的常见症状表现
(一)皮肤疱疹表现
1.形态特征
通常为小水疱样损害,水疱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几毫米左右。例如单纯疱疹,好发于口唇周围等部位,初起时为红斑,很快发展为成簇的小水疱,水疱壁薄,容易破溃。
水痘引起的疱疹则分布更广泛,从躯干开始,逐渐蔓延至面部、四肢等部位,疱疹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
2.分布特点
不同类型疱疹分布有差异。带状疱疹在儿童中相对少见,但若发生,一般沿神经走行呈单侧带状分布,比如在肋间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成簇疱疹。而手足口病引起的疱疹主要分布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口腔内的疱疹可出现在颊黏膜、舌、牙龈等部位,手足部的疱疹多发生在手掌、足底及指(趾)侧缘。
(二)全身伴随症状
1.发热
很多儿童疱疹性疾病会伴有发热症状。例如水痘患儿,多数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39℃左右,甚至更高,发热一般在出疹前1-2天或与出疹同时出现。手足口病患儿也常伴有发热,体温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可出现高热。单纯疱疹如果是原发性感染,可能会有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5℃左右,而复发性单纯疱疹通常无明显发热。
2.不适表现
患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因为疱疹部位可能会有瘙痒、疼痛等不适,尤其是口腔内的疱疹会影响进食,导致儿童进食时哭闹,进而影响睡眠等,表现出精神状态不佳。例如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引起疼痛,会使儿童不愿意进食,影响营养摄入,同时睡眠也可能受到干扰。
二、不同类型儿童疱疹的特殊症状
(一)单纯疱疹
1.原发性单纯疱疹
多见于6个月-2岁的儿童,可表现为急性发热性龈口炎,患儿口腔黏膜出现广泛充血、水肿,有成簇的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明显,影响进食,还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复发性单纯疱疹
一般症状相对较轻,多在口唇周围等部位出现群集的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然后逐渐愈合,病程较短,一般1-2周可自愈,但容易复发。
(二)水痘
1.典型水痘症状
出疹过程有一定顺序,先出现于躯干,然后向头面部、四肢蔓延,皮疹发展迅速,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可在同一部位同时存在。疱疹初期为清澈水珠状,数小时后变混浊,疱疹壁薄易破,伴有明显瘙痒。
2.重症水痘表现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如患有白血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的儿童,可能会出现重症水痘,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皮疹融合成片,疱疹发展为大疱,甚至出现出血性疱疹,还可能并发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可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脑炎可出现头痛、呕吐、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三)手足口病
1.普通型手足口病症状
除了手、足、口腔出现疱疹外,部分患儿可能会有低热、乏力等症状,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影响进食,手、足的疱疹一般没有明显瘙痒,但会有轻微的不适感,病程一般在1-2周左右可自行恢复。
2.重症手足口病表现
少数儿童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如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还可能出现呼吸、心率增快,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受累的表现,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救治。
三、儿童疱疹症状的年龄相关特点
(一)婴儿期(0-1岁)
1.单纯疱疹
婴儿原发性单纯疱疹可能表现为口腔黏膜广泛受累,出现多个疱疹及溃疡,由于婴儿不会表达,主要表现为拒食、流涎增多、烦躁不安,发热相对常见且可能体温较高,可达39℃以上,因为婴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后反应可能更剧烈。
2.水痘
婴儿水痘症状可能不典型,皮疹可能相对较少,疱疹可能不如年长儿典型,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由于婴儿皮肤娇嫩,疱疹破溃后容易继发感染,需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防止感染加重。
(二)幼儿期(1-3岁)
1.手足口病
此年龄段儿童手足口病相对常见,口腔疱疹引起的疼痛会使幼儿哭闹明显,不愿意与人交流,手、足的疱疹可能会让幼儿感觉不适,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主要通过行为表现如哭闹、拒食等体现症状,发热一般为中度发热,少数可出现高热。
2.单纯疱疹
复发性单纯疱疹在幼儿期可能开始出现,口唇周围出现疱疹,幼儿可能会用手去抓挠疱疹部位,需要注意避免抓挠引起继发感染,同时要观察疱疹的发展情况,判断是原发性还是复发性感染。
(三)学龄前期(3-6岁)
1.带状疱疹
虽然儿童带状疱疹相对少见,但此年龄段儿童若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免疫力低下时可能会发生带状疱疹,表现为沿神经走行的单侧疱疹,由于此年龄段儿童对疼痛的感知相对更清晰,可能会明确表达疱疹部位的疼痛,需要注意与其他疱疹性疾病鉴别。
2.水痘
学龄前期儿童水痘症状相对典型,皮疹分布较广泛,能清楚表达瘙痒等不适,发热一般在出疹前后出现,需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关注皮疹的护理,防止搔抓引起皮肤感染。
四、儿童疱疹症状与生活方式及病史的关系
(一)生活方式影响
1.卫生习惯
儿童如果卫生习惯差,如不勤洗手等,容易感染疱疹病毒。例如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儿童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如果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不洗手就接触口、鼻等部位,容易感染发病。所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生活环境清洁等,可降低疱疹感染的风险。
2.接触史
有疱疹患者接触史的儿童更容易发病。比如家庭中有成员患单纯疱疹,儿童与患者密切接触,如亲吻等,就可能被传染。如果儿童接触了水痘-带状疱疹患者,尤其是未患过水痘的儿童,感染水痘的风险极高,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二)病史影响
1.免疫功能低下病史
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感染疱疹病毒后症状往往更严重,病程更长,容易发展为重症疱疹性疾病。例如患有白血病的儿童,由于化疗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水痘后可能发展为重症水痘,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及并发症。
2.既往疱疹病史
既往有疱疹病史的儿童,再次感染同类疱疹病毒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既往患过单纯疱疹的儿童,再次复发时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如果机体免疫力再次下降,仍可能频繁复发。而既往患过水痘的儿童,一般不会再次患水痘,但可能会发生带状疱疹,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潜伏在体内,当免疫力下降时再次激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