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营养补充与饮食调整、运动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
1.营养补充与饮食调整
每日需摄入800-1200毫克钙,可通过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补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枸橼酸钙片等药物。同时需补充维生素D,可食用鱼类、蛋黄或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促进皮肤合成。需避免高盐、高咖啡因饮食及过量饮酒,以防加速钙流失。
2.运动康复训练
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刺激骨形成。平衡训练如瑜伽能降低跌倒风险,水中运动适合疼痛明显者。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扭转或弯腰动作。
3.药物治疗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特立帕肽注射液可促进骨形成。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定期监测骨密度及肝肾功能。
骨质疏松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意识,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出现新发骨痛或身高变矮时及时就医。日常需消除居家环境中的跌倒隐患,如安装防滑垫、移除地面障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