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下肢水肿,通常由激素变化、血容量增加、子宫压迫、病理性因素等原因导致。

1.激素变化
怀孕后,体内孕激素、雌激素等水平升高,会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水分容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造成下肢水肿。
2.血容量增加
孕期血容量会显著增多,组织间液也会相应增加,且增多的血液中大部分是血浆,血浆蛋白相对减少,血液渗透压降低,水分就会流向组织,引发下肢水肿。
3.子宫压迫
随着胎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会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下肢,导致水分渗出到组织中,出现水肿。
4.病理性因素
若孕妇本身患有肾脏疾病、高血压等疾病,可能影响体内水盐代谢和血液循环,导致下肢水肿。这种水肿通常较为严重,还可能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蛋白尿、高血压等。
孕妇出现下肢水肿时,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可将下肢适当抬高,促进血液回流。若水肿突然加重或伴有头痛、视力模糊、血压升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病理性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