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骨质疏松需要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药物治疗等方法治疗。

1、饮食调整
成年男性每天推荐摄入钙800毫克,绝经后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4毫克钙;豆制品,如豆腐,每100克约含164毫克钙;还有坚果、绿色蔬菜等。例如,每天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搭配适量的豆制品和蔬菜,能帮助补充钙。
2、运动干预
对于骨折后骨质疏松的患者,负重运动是不错的选择,如步行,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步行的时间和距离,一般每次步行30-60分钟,每周坚持3-5次。还有慢跑,但要注意根据骨折恢复情况逐步开展,避免过度冲击。
3、药物治疗
双膦酸盐类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常见的有阿仑膦酸钠等,适用于大多数骨折后骨质疏松的患者,但对于有食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情况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降钙素类如鲑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缓解骨痛,对于骨折后伴有疼痛的骨质疏松患者较为适用,不过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疼痛等,需要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一般建议骨折后每1-2年检测一次骨密度,通过骨密度的变化来评估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