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的治疗方法有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并没有什么最有效的方法。

1.休息与制动
休息与制动是跟腱炎治疗的基础,能减少跟腱反复牵拉,避免炎症加重。急性期需暂停跑步、跳跃等高强度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使用跟腱护具或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裹,减轻跟腱负担;夜间睡觉时可抬高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待疼痛、肿胀明显缓解后,再逐步恢复轻度活动,避免过早剧烈运动导致病情反复。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辅助缓解炎症、促进跟腱修复,急性期可采用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减轻局部肿胀与疼痛;慢性期可改为热敷或超声波治疗,通过温热效应或声波振动,改善跟腱周围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也可尝试冲击波治疗,利用冲击波刺激局部组织,促进胶原蛋白再生,帮助受损跟腱修复,需由专业人员操作以确保安全。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疼痛明显的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用药物有塞来昔布、布洛芬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4.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能增强跟腱强度、预防复发,需在炎症缓解后逐步开展。初期可进行跟腱拉伸训练,如靠墙弓步拉伸,保持小腿后侧肌肉放松,每次维持20-30秒,每天多次;后期可进行力量训练,如踮脚尖练习,从无负重逐步过渡到负重,增强跟腱与小腿肌肉力量;训练过程中需注意动作缓慢、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跟腱再次损伤,长期坚持可提升跟腱耐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