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有全椎板切除术、半椎板切除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等。
1.全椎板切除术
全椎板切除术适用于椎间盘突出范围广、伴有椎管狭窄的患者。通过切除部分椎板,直接暴露椎间盘,将突出的髓核等组织摘除。该术式视野清晰,但对脊柱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脊柱稳定性维持需更加关注,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脊柱本身的退变可能加重,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可能导致远期腰痛等问题。
2.半椎板切除术
半椎板切除术相比全椎板切除术,对脊柱后柱结构的破坏较小,保留了部分椎板和关节突,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适用于单侧椎间盘突出且无严重椎管狭窄的患者。对于年轻患者,由于其脊柱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强,半椎板切除术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能在去除病灶的同时更好地保留脊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利用椎间孔镜经皮肤到达椎间盘部位,通过特殊器械摘除突出的髓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大手术的老年患者,微创手术是较好的选择,能减少手术创伤带来的全身影响,如心肺功能的干扰等。但该术式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术者熟练掌握椎间孔镜的操作技巧,以确保准确摘除髓核且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
4.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通过微小切口,利用内窥镜系统进行手术操作,同样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手术操作,例如对于体型较胖的患者,需要更精准地定位和操作,以保证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一般建议平卧位,可在腰部下方垫薄枕,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同时,可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等,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为老年患者血液循环相对较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