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尿肽包括脑钠肽(BN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其高不一定是心衰,非心衰情况如其他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非心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致其高;心衰时因心肌受牵张和室壁压力增高致其大量释放,且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钠尿肽对心衰有排除和辅助诊断价值,但因非特异性有局限性,需结合多方面临床信息综合分析明确病因。
一、可能导致钠尿肽高的非心衰情况
其他心脏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因缺血坏死,会促使钠尿肽释放增加。研究表明,约50%-7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BNP水平会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肌梗死面积相关,梗死面积越大,钠尿肽升高越明显,但这并非心衰所特有。
严重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快速的心律失常会增加心脏的前后负荷,刺激心肌细胞分泌钠尿肽,导致其水平升高,但患者不一定存在心衰。
非心脏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脏功能受损时,钠尿肽的清除减少,同时肾功能不全导致的水钠潴留等情况也会刺激钠尿肽分泌,使得钠尿肽水平升高。例如,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约有30%-50%会出现BNP或NT-proBNP升高,而其中大部分患者并非由心衰引起。
肺栓塞:肺栓塞时,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后负荷增加,右心做功增加会促使钠尿肽释放。研究发现,约60%-80%的肺栓塞患者BNP水平升高,但其病因是肺栓塞而非心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患者存在长期的气道阻塞、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会引起右心功能不全的倾向,进而导致钠尿肽分泌增加。一般来说,中重度COPD患者中约有40%-60%的BNP水平升高,多数并非心衰所致。
二、心衰时钠尿肽升高的机制及特点
机制:当心脏发生心衰时,心肌受到牵张和室壁压力增高,会刺激心室肌细胞合成和释放大量的BNP和NT-proBNP。正常情况下,心室肌细胞储存有少量的BNP前体,当心肌受到刺激时,前体被水解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和无活性的NT-proBNP,释放到外周血中。
特点:心衰患者的钠尿肽水平通常显著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关。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越高的心衰患者,钠尿肽水平往往越高。例如,NYHAⅣ级的心衰患者BNP水平可高达正常人群的10倍以上,而NT-proBNP升高更为明显,在年长患者中可能升高更显著,因为年龄本身可能会对钠尿肽的代谢等产生一定影响,老年人肾功能相对减退,对钠尿肽的清除能力下降,所以同样的心衰程度下,老年人钠尿肽水平可能更高。
三、钠尿肽在心衰诊断中的价值及局限性
诊断价值
排除心衰:当钠尿肽水平正常时,基本可以排除急性心衰。一般来说,BNP<100pg/mL,NT-proBNP<300pg/mL(年龄<50岁)或<1200pg/mL(年龄≥50岁)时,急性心衰的可能性极小。这对于快速排除心衰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急诊就诊的呼吸困难患者中,可快速判断是否为心衰相关的呼吸困难。
辅助诊断: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等,钠尿肽升高有助于支持心衰的诊断。例如,患者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衰表现,同时钠尿肽升高,结合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心衰的诊断。
局限性:钠尿肽升高的非特异性限制了其单独作为确诊心衰的依据,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如前面提到的多种非心衰情况也可导致钠尿肽升高,所以不能仅仅依据钠尿肽高就确诊心衰,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如心脏超声、胸部X线等进行全面评估。
总之,钠尿肽高只是提示可能存在心脏相关问题,但不一定就是心衰,需要结合多方面的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