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疼痛有以下特点: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等,不同患者有差异;性质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等,不同人群描述有别;诱因包括体力劳动、情绪激动等多种;持续时间一般3-5分钟,不同情况有差异;缓解方式为停止诱因活动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不同人群缓解有差异。
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不同患者疼痛部位可能有差异,比如部分女性心绞痛患者疼痛可放射至颈部、下颌、牙齿等部位,与男性患者可能存在一定区别。
年龄方面,老年患者疼痛部位可能不典型情况相对多见,而年轻患者相对更易表现出较为典型的放射部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等导致冠心病风险增加的人群,其心绞痛疼痛部位可能遵循上述一般规律,但个体因冠状动脉病变具体情况不同会有差异。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其疼痛部位相对固定,但也可能因病情变化而改变。
疼痛性质
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痛,偶伴濒死感。患者常描述为胸部有重物压迫感,呼吸不畅等。
年龄因素上,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患者敏锐,描述可能相对模糊,而年轻患者能较清晰表达类似压迫、发闷等性质。性别方面,女性心绞痛患者疼痛性质有时可能更易被描述为隐痛、胀痛等相对不典型的感觉。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的人群,可能在心绞痛发作时疼痛性质的感受与生活方式相对轻松的人群有一定差异,长期压力大可能导致疼痛感受的主观差异。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等原因,心绞痛疼痛性质可能不典型,需要特别注意鉴别。
疼痛诱因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均可诱发。比如步行上楼、快速骑车等体力劳动可引发,生气、紧张等情绪激动时也易发作,进食大量食物后尤其是高脂餐,寒冷天气外出时也可能诱发。
年龄上,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在较轻的体力活动下就诱发心绞痛,如缓慢行走时也可能发作。性别方面,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生理阶段,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心绞痛的诱因,相对更易在情绪波动较大时发作。生活方式中,长期大量吸烟的患者,其冠状动脉易受损伤,更易在吸烟等诱因下发作心绞痛。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在一些常规诱因下更易引发心绞痛。
疼痛持续时间
一般持续3-5分钟。可数分钟逐渐缓解,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多次发作。比如稳定型心绞痛一般持续3-5分钟,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持续时间可能更长,且发作更频繁。
年龄差异上,老年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有时可能相对较长,且病情变化可能更快。性别方面,女性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个体差异可能更大,有的可能符合一般3-5分钟的规律,有的可能稍有不同。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可能受影响,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可能更不规律。有心肌肥厚等病史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可能因心肌供血情况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缓解方式
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通常也能在几分钟内缓解。比如停止运动,休息片刻后疼痛可逐渐缓解,含服硝酸甘油后,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使心肌供血改善,从而缓解疼痛。
年龄因素下,老年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缓解相对年轻患者可能稍慢一些。性别方面,女性在使用硝酸甘油缓解疼痛时,可能存在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生活方式中,平时经常锻炼的患者,可能对休息等缓解方式更敏感,而长期缺乏运动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休息才能缓解。有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患者,心绞痛缓解可能相对困难,需要更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