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发病机制上开角型因小梁网功能异常致房水流出阻力增加,闭角型因前房角突然关闭致房水排出受阻;临床表现上开角型早期无症状,进展后有视力视野改变,闭角型急性发作有明显眼痛头痛等症状,慢性有轻度眼胀等;前房角检查开角型前房角开放,闭角型急性发作前房角关闭、慢性有部分关闭等;眼压特点上开角型眼压波动性升高,闭角型急性发作眼压急剧升高、慢性逐渐升高且高于正常范围。
一、发病机制方面
开角型青光眼:主要是由于小梁网功能异常,导致房水流出阻力增加。小梁网的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细胞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参与,使得房水排出途径中的小梁网-施莱姆管系统发生病变,房水引流受阻逐渐进展,一般不伴有前房角结构的狭窄。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眼压状态下的生活可能加重病情发展,有青光眼家族病史者发病风险相对更高。
闭角型青光眼:是因为前房角突然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多与眼球解剖结构异常有关,如眼轴较短、前房浅、房角窄等,在一些诱因下,如情绪激动、长时间在暗室环境、过度疲劳等,会促使瞳孔阻滞,导致周边虹膜与小梁网接触,前房角关闭,房水无法正常排出,眼压急剧升高。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在特定人群中更易发生,比如远视眼人群相对风险较高,女性在一些生理时期如更年期等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增加发病风险。
二、临床表现方面
开角型青光眼: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察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视力逐渐下降、视野缺损等表现。视野缺损一般是从周边视野开始逐渐向中心发展,早期可能只是在看东西时边缘的范围变窄,比如在夜间开车时会发现车灯照亮的范围变小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视力不良、眼球增大等特殊表现,成年患者主要以视力和视野改变为主。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症状较为明显,患者会出现突然的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眼部可表现为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散大等。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对症状不那么急剧,可能有轻度的眼胀、视物模糊、虹视(看灯光时有彩色晕圈)等表现,但也容易被忽视。在不同性别上,女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可能与月经周期等因素有一定关联,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性等因素,症状可能不如青壮年典型。
三、前房角检查方面
开角型青光眼:前房角镜检查可见前房角开放,小梁网等结构清晰可见,房角宽度正常或基本正常,没有周边虹膜与小梁网的粘连等情况。通过前房角检查可以明确房角的开放状态,这是与闭角型青光眼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年龄患者的前房角结构在检查下有其相应特点,但主要特征是房角开放。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前房角镜检查可见前房角关闭,周边虹膜与小梁网紧密接触;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可能部分关闭或者有不同程度的周边虹膜前粘连等情况,通过前房角检查能直观看到前房角的狭窄或关闭状态,这对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分期等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的前房角关闭程度等在检查中有所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由于眼部组织退变等因素影响前房角检查的表现。
四、眼压特点方面
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呈波动性升高,多数患者眼压升高不是急剧的,而是逐渐进展,在一天内眼压波动较大,24小时眼压测量可发现眼压差值较大。不同年龄患者的眼压波动情况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眼压调节等与成人不同,可能眼压升高的表现和应对需要特殊考虑,成年患者则主要表现为眼压的逐渐异常升高趋势。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眼压急剧升高,可高达50mmHg以上,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是逐渐升高,但相对开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压升高幅度稍缓但也会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不同性别患者在眼压变化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女性在激素影响下可能在某些时期眼压波动更明显,老年患者由于眼部结构改变等,眼压升高后的表现和处理需要特别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