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人群发病率有差异,其上升可能与检测手段进步、诊断技术提高、环境因素、人口老龄化等有关,包括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不同年龄发病情况不同、生活方式和病史影响甲状腺癌发病等。
不同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例如,北美、欧洲等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这可能与这些地区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如部分环境污染物等)以及医疗资源丰富导致的更多发现有关。
不同人群甲状腺癌发病率差异
性别因素
女性: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通常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特点有关,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等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甲状腺细胞的生长等产生影响。例如,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等女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的时期,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可能相对更高。
男性:男性甲状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忽视,一旦发病可能在病情进展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需要引起关注。
年龄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甲状腺癌也有一定的发病情况,不过总体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如果儿童时期有头颈部放射性暴露史等情况,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会明显增加。例如,因医疗原因接受头颈部放射治疗的儿童,日后发生甲状腺癌的概率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
中老年:中老年人群中甲状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细胞发生变异等情况的概率增加,同时一些老年人群的慢性疾病状态等也可能对甲状腺癌的发病有一定影响。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长期高碘饮食可能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对于有甲状腺疾病遗传易感性等人群。而缺乏某些营养素,如硒等,也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病有一定关联。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土壤、水等中硒含量较低的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
吸烟:吸烟可能会对甲状腺癌的发病有一定影响。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可能高于非吸烟者,但具体机制还在进一步研究中,可能与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甲状腺组织的损伤等有关。
运动:缺乏运动的人群可能相对更容易出现内分泌等方面的紊乱,从而可能影响甲状腺的健康,增加甲状腺癌发病风险。而经常进行适度运动的人群,身体的代谢等功能处于较好状态,可能对甲状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病史因素
甲状腺既往疾病:有甲状腺结节等既往疾病的人群,其中一部分可能发展为甲状腺癌。例如,甲状腺结节中,部分良性结节长期不愈可能会发生恶变转化为甲状腺癌。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病史的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也相对较高,因为自身免疫性炎症状态可能导致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增殖等。
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的可能原因分析
检测手段进步:随着超声等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改进,能够发现更多微小的甲状腺结节等病变,从而使得更多的甲状腺癌在早期被诊断出来,这是导致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高分辨率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甲状腺组织的细微结构,发现直径很小的甲状腺病灶,以往可能因为病灶过小而被忽视,现在则能够及时发现并诊断为甲状腺癌。
诊断技术提高:除了超声,细针穿刺活检等诊断技术的准确性不断提高,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甲状腺结节等病变的性质,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从而使得甲状腺癌的诊断率上升,进而表现为发病率的升高。
环境因素:包括一些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如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等过程,长期接触可能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另外,辐射暴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除了前面提到的儿童时期头颈部放射治疗等医源性辐射,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等也可能对甲状腺癌发病有影响。例如,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当地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与核辐射泄漏导致的环境辐射暴露增加有关。
人口老龄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老年人群体逐渐扩大,而中老年是甲状腺癌的高发人群之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