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性中风有一般症状如突然的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急救时需用FAST原则快速判断并呼叫急救,转运中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
一、脑缺血性中风的症状
(一)一般症状
1.突然发生的症状
面部、上肢或下肢的麻木或无力,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例如患者可能突然发现一侧脸部麻木,无法正常微笑,或者拿不住筷子等。这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影响了支配肌肉运动和感觉的神经功能,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都可能出现,比如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因素,更容易出现血管阻塞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突然发生的言语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患者可能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与脑部语言中枢相关区域的血液供应中断有关,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病,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的人,血管受到损伤,增加了脑缺血性中风的风险,进而影响语言功能。
突然发生的视力障碍,如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这是由于脑部视觉中枢或相关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各种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包括眼部血管,增加脑缺血性中风伴发视力障碍的可能性。
突发的剧烈头痛,通常是突然发生的严重头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脑部血管病变导致颅内压变化或刺激神经引起的,不同性别在患病风险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但主要与血管状况等因素相关,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的人群血管调节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增加发病风险。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儿童患者
可能表现为突然的运动协调障碍,如行走不稳、不能正常玩耍时的肢体动作协调困难等。儿童脑缺血性中风相对罕见,但病因可能与先天性血管畸形、感染等有关,需要特别注意其与儿童常见疾病的鉴别,因为儿童的症状可能不如成人典型,容易被忽视。
2.老年患者
可能伴有认知功能的突然改变,如记忆力突然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与脑部血管病变影响了脑的认知功能区域有关。老年人血管老化,血管壁弹性减退、管腔狭窄等情况较多,更容易发生脑缺血性中风,且症状可能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而被掩盖,需要仔细观察。
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老年人脑缺血性中风后,咽喉部的神经支配区域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容易引起误吸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呼吸安全。
二、脑缺血性中风的急救措施
(一)立即识别并呼叫急救
1.快速判断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上述脑缺血性中风的疑似症状,应立即判断。可以使用FAST原则来快速判断,F(Face):观察面部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A(Arms):让患者双臂平举,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下垂;S(Speech):让患者说一句简单的话,看是否有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T(Time):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种症状,立即记住发病时间,并拨打急救电话。
2.呼叫急救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周围环境通风良好,让患者平卧,头部稍微抬高,若患者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对于儿童患者,要更加轻柔地处理,避免加重其不适。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在移动和搬运过程中的平稳,防止二次损伤。
(二)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在转运过程中,要持续关注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呕吐,要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确保气道畅通。对于有假牙的患者,要先取下假牙,防止假牙脱落堵塞气道。儿童患者由于气道较窄,更要密切注意呼吸道的情况,必要时可以采用合适的体位来保持气道通畅。
2.监测生命体征
急救人员在转运过程中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血压的变化情况,但现场急救主要是维持基本生命支持,等待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处理。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不同,儿童和老年人的生命体征相对更需要精细监测和专业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