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青光眼需定期眼部检查,不同人群检查频率不同;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合理用眼、适度运动且注意运动事项;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注意用药安全,避免随意用影响眼压药物及孕妇谨慎用药。
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1.针对不同人群的检查频率
一般人群:35-40岁时应进行第一次全面的青光眼检查,之后每1-2年复查一次;40岁以上人群每1-2年检查一次眼压、眼底等;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建议从儿童期开始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因为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儿童期开始检查可以更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眼部结构异常等问题。
特殊人群: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数大于600度)比普通人群患青光眼的风险更高,这类人群应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因为高度近视可能会改变眼内结构,影响眼压的正常调节以及视神经的血液供应等;糖尿病患者也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由于糖尿病会影响眼部的血管和神经,所以需要定期检查眼压、视野等,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相关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青光眼病变。
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1.合理用眼
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一般建议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可以通过远眺、闭目养神或者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眼睛疲劳。对于儿童来说,更要注意控制用眼时间,因为儿童的眼睛还在发育阶段,长时间用眼容易导致近视等问题,进而增加青光眼的发病风险。
注意用眼环境:在光线适宜的环境下用眼,避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使用电子设备等。过强的光线会刺激眼睛,引起眼睛不适,而过暗的光线会使眼睛过度调节,也不利于眼睛健康。例如,阅读时应使用合适亮度的台灯,保证光线均匀地照射在书本上;使用电子设备时,要调整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使其与周围环境光线相适应。
2.适度运动
运动方式选择:适合青光眼患者的运动有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包括眼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眼内压的稳定。例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速度以稍微加快心跳但仍能轻松交谈为宜;游泳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因为在水中身体受到浮力的作用,减轻了眼球所承受的压力,对眼部健康有益。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时要避免剧烈的低头、弯腰动作,因为这些动作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比如,举重、倒立等运动可能会使腹压和眼压升高,增加青光眼急性发作的风险。对于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动作的缓慢和平稳,防止因动作过猛而引起眼压波动。
三、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因为高血压会影响眼部的血管灌注,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眼底血管病变,进而增加青光眼的发生几率。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建议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损害眼部的神经和血管,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来平稳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具体目标值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糖尿病对眼部的损害。
四、注意用药安全
1.避免随意使用可能影响眼压的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例如一些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应向医生告知自己的眼部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患有青光眼等,让医生评估药物对眼压的影响。如果因为病情需要必须使用可能影响眼压的药物,要密切监测眼压变化,一旦发现眼压异常升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2.孕妇用药:孕妇在用药时更要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眼部发育以及孕妇自身的眼压等。孕妇如果患有疾病需要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和自身眼部健康影响最小的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眼部情况,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确保孕期眼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