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检查结果、临床症状、病史等角度综合判断能否排除心肌炎,临床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需结合年龄考虑其指标及意义;临床症状要关注典型症状有无、出现时间与演变且不同年龄症状有差异;病史包括既往基础疾病和感染病史,不同年龄人群在结合病史判断时需考虑各自特点。
一、从临床检查结果角度
(一)心电图检查
1.指标及意义:若心电图无异常改变,如无ST-T改变、心律失常等心肌炎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是排除心肌炎的重要依据。但需注意,部分心肌炎患者在疾病早期心电图可能无明显异常,需动态观察。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心肌炎患者心电图改变可能有其特点,但总体心电图正常对排除心肌炎有一定帮助,但不能完全仅凭一次心电图正常就排除。
2.年龄影响:儿童的心肌电活动特点与成人有差异,儿童心肌炎时心电图改变可能相对不典型,所以儿童心电图正常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是否能排除心肌炎。
(二)心肌酶谱检查
1.指标及意义:心肌酶谱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等是反映心肌损伤的指标。如果心肌酶谱完全正常,尤其是CK-MB和肌钙蛋白正常,对排除心肌炎有一定价值。但要注意,心肌炎患者心肌酶谱升高有一定的时间规律,疾病早期可能酶谱还未升高,所以单次心肌酶谱正常不能完全排除,需动态复查。
2.年龄影响:儿童的心肌酶谱参考值与成人不同,儿童的CK-MB等指标在正常范围时也需要考虑其年龄对应的正常区间,比如新生儿的心肌酶谱参考值与年长儿不同,所以判断时要结合年龄因素。
(三)心脏超声检查
1.指标及意义:心脏超声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心肌厚度、心腔大小、心室壁运动情况等。如果心脏超声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均正常,没有心肌炎常见的心肌水肿、心室壁运动异常等表现,对排除心肌炎有帮助。但部分轻症心肌炎可能心脏超声无明显异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
2.年龄影响:不同年龄儿童的心脏超声正常参考值有差异,比如婴儿的心脏结构与年长儿不同,在判断时要依据相应年龄的正常超声指标来评估是否能排除心肌炎。
二、结合临床症状角度
(一)典型症状的有无
1.症状表现:心肌炎常见的症状有发热、乏力、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如果患者完全没有这些心肌炎相关的典型症状,在结合检查结果时,对排除心肌炎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有些不典型的心肌炎患者可能症状很轻微,容易被忽视。
2.年龄影响:儿童心肌炎的症状可能与成人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同时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喂养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所以对于儿童,需要全面评估其是否有符合心肌炎的症状来综合判断能否排除。
(二)症状出现的时间与演变
1.时间因素:如果患者有可疑的感染病史(如病毒感染等),但相关症状(如发热等感染症状)已完全缓解,且没有出现心肌炎相关的新症状,结合检查结果,对排除心肌炎有一定意义。但如果感染病史后短期内出现心悸等疑似心肌炎症状,需要进一步检查。
2.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现相关症状时更需要谨慎判断是否能排除心肌炎,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症状的表现和对心肌炎的判断。
三、结合病史角度
(一)既往病史
1.基础疾病情况:如果患者既往没有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且此次没有相关的诱发因素导致心肌炎,在检查结果支持的情况下,更有利于排除心肌炎。但如果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会影响对心肌炎的判断,需要综合分析。
2.年龄与基础疾病:新生儿如果有围生期缺氧等病史,判断是否排除心肌炎时需要考虑该病史对心脏的影响,结合相关检查全面评估。儿童如果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也会干扰对心肌炎的排除判断,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多方面检查。
(二)感染病史
1.感染类型与时间:如果患者的感染是病毒感染,但感染已痊愈较长时间,且没有出现心肌炎相关表现,结合检查结果,对排除心肌炎有帮助。但如果是近期有病毒感染,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需要密切观察并结合检查判断。
2.不同年龄感染特点:儿童的病毒感染类型与成人有差异,比如儿童常见的肠道病毒感染等,在判断是否排除心肌炎时,要结合儿童的感染史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