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会失明吗

来源:民福康

眼底出血是否致失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常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出血范围与部位(黄斑区出血影响大,周边出血若扩大也有风险)、治疗及时性(及时治可降失明风险),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及控基础病可降失明风险,出现视力异常应尽快就医。

一、眼底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对视力的影响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闭塞等。早期可能仅有轻微视力下降,但随着病情进展,眼底出血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出血会遮挡光线进入眼内,影响视网膜对光信号的接收和传导,进而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据相关研究统计,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因眼底出血等并发症最终发展为失明。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会使视网膜血管压力升高,引起血管破裂出血。高血压控制不佳时,眼底出血反复发生,会逐渐破坏视网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例如,出血积聚在黄斑区(黄斑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区域),会严重影响中心视力,若不及时处理,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管内压力增高而破裂出血。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一部分人会出现严重的眼底出血情况,出血范围广泛时会影响整个视网膜的功能,从而引发视力急剧下降,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失明风险较高。

二、不同情况导致失明的概率及相关因素

出血范围与部位

黄斑区出血:黄斑区是视力最关键的部位,一旦此处发生出血,对视力的影响非常大。较小范围的黄斑区出血可能导致中心视力明显下降,如视物变形、视力模糊等,若出血反复或出血量较大,失明的可能性显著增加。研究发现,黄斑区出血的患者中,约有相当比例会在较长时间后发展为严重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周边视网膜出血:周边视网膜出血早期对视力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出血范围不断扩大,波及到更重要的视网膜区域,也会逐渐影响视力。例如,出血蔓延至黄斑区周围,长期积累也可能导致视力逐渐下降,最终走向失明。

治疗及时性: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眼底出血导致失明的风险。例如,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底出血,早期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等,可以封闭异常血管,减少出血风险,保护视力。如果能在眼底出血早期就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失明的概率会明显降低。反之,若延误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失明的可能性将大幅升高。

三、不同人群眼底出血导致失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眼底出血相对较少见,常见原因可能有先天性眼底血管发育异常等。儿童一旦发生眼底出血,由于其视觉系统仍在发育中,出血对视力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家长需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因为儿童的眼部病变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严重影响其未来的视力发育,甚至导致终身视力残疾。例如,先天性视网膜血管畸形导致的眼底出血,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可能造成儿童永久性的视力损伤,影响其学习、生活等各方面。

老年人:老年人是眼底出血的高发人群,常与年龄相关的眼底病变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有关。老年人机体各方面功能衰退,对眼底出血的耐受能力较差。而且老年人往往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相互影响,使得眼底出血导致失明的风险增加。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底出血等病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降低眼底出血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对血管的长期损害,是眼底出血的高危人群。这类人群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进行眼底筛查。如果出现视物模糊等视力变化,要立即就医,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眼底出血若能早期干预,失明风险可大大降低。例如,每3-6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并进行治疗。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稳定在合理范围。因为血压波动过大是导致眼底出血的重要诱因。一旦发生眼底出血,高血压患者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严格管理血压,防止出血复发和病情进一步恶化,避免失明的发生。

总之,眼底出血有导致失明的可能性,但通过早期发现、及时规范的治疗以及对基础疾病的有效控制等,可以显著降低失明的风险。一旦出现视力异常等情况,应尽快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病变或是本身患有眼部疾病导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近视到多少度会失明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般近视不会导致病人失明,但是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一般高于600度的近视很可能会表现出失明的情况,最主要的还是积极做好孩子眼部护理,去专业机构配镜治疗,定期给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平时多做眼保健操,看书学习的间隙可以眺望远方。平时不要有过大的生活和心理的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弱视最后会导致失明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弱视最后不会造成失明,医学上的失明就俗称的盲,它有不同意义,也有盲的分级。弱视主要表现为视力发育不佳,这种情况治疗有时效性,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旦发现小朋友有弱视,建议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弱视的病因、弱视程度,医生会根据年龄、根据弱视程度、弱根据情况、单双眼选择有效的
弱视会失明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弱视一般是不会造成失明的。弱视是因为病人在儿童视觉发育时期,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视力低于正常同龄人。弱视虽然不会造成失明,但其危害有三点:1.视力较差,而且视力不能经过手术、药物、戴眼镜矫正。2.双眼的立体视较差。对于三维空间的远近、前后、高低等感知能力不好。3.患有弱视可能会继发斜视。弱视对于大
眼睛玻璃体后脱离会失明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单纯的玻璃体后脱离是不会造成病人失明的,只是让病人有闪光感或者是眼前有黑影的飘动。我们知道玻璃体和视网膜紧密相连,往往有些病人随着玻璃体后脱离也会造成视网膜表现出脱离,如果视网膜表现出了脱离,就有可能会造成病人失明。因此对于玻璃体后脱离的病人,要预防视网膜表现出脱离。
外伤玻璃体混浊会失明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外伤玻璃体混浊一般不会失明的,玻璃体混浊也被称为漂浮物。胚胎细胞或组织的出血、玻璃体中残留的先天性视网膜或葡萄膜侵入玻璃体,高血压、糖尿病和葡萄膜炎的出血或渗出物侵入玻璃体,高度近视的玻璃体变性可造成玻璃体液化和混浊。眼外伤、眼内异物、寄生虫或肿瘤的持续存在也会造成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浑浊多久会失明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玻璃体混浊五年左右就有可能会表现出失明的现象。但是也是要因人而异的。因为玻璃体混浊很少会表现出失明的情况,大部分失明的患者都是病理性的玻璃体混浊没有进行治疗,才会表现出失明的情况。病理性的玻璃体混浊可能是因为出血或者是炎症反应导致的,需要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平时一定要严格的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如果
双眼玻璃体混浊及后脱离会失明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眼睛双眼玻璃体混浊及后脱离是平时用眼过度造成的,一般不会造成失明这种极端情况表现出,但是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容易造成其他并发症,所以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平时要教育孩子注意用眼卫生及合理的用眼习惯,不要长期玩游戏打游戏,眼部不适时可使用舒缓放松的滴眼液或者热敷等缓解。用
眼睛眼底出血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若您出现眼底出血的情况,需要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若您是由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引发的眼底出血,则在早期可以进行保守观察,在出现症状后再采取治疗措施,比如发生黄斑水肿后可以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等。若您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眼底出血,则在早期要注意止血,在出血停止后要对症进行活血
眼底出血会自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一般自愈的可能性比较低。眼底出血患者需要立即去医院检查眼底出血的原因,对因采取治疗措施。急性期尽量卧床休息,避免从事任何的重体力的活动。其次也需要维持血压稳定,避免情绪激动。若是眼底出血量比较大或者是出血时间比较长,患者可以遵医嘱采用止血剂治疗或者是通过激光的方式治疗,控制眼底出血。平时多注
白内障到失明要多久?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白内障是致盲性的眼部疾病,当白内障发展到疾病的晚期会发生晶状体核成棕黑色,此时就会导致失明。但是疾病具体发展时间因人而异,如果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可能在一年或两年就会失明;而对于白内障疾病发展缓慢的患者,可能在十年或二十年才会发生失明。发生白内障疾病后建议积极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视力高于0.4,可以选
青光眼失明的可能性大吗?
解晓斌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三甲
青光眼不同的类型失明的可能性也不一样,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由于病程非常缓慢,致盲率大概有1%左右,但是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继发性的青光眼来说,比如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由于发病非常急,眼压升高得非常的高,在短期内有可能就导致失明,所以致盲率大概有30%左右。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病程又相对慢一些,对于眼压的控制,有可能致盲率可以
糖尿病眼底出血怎么办
董道权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出血很轻,造影显示没有明显形成视网膜无灌注区,不需要机进行特别处理,只需要控制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即可,空腹血糖稳定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控制在8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标准,造影没有显示严重视网膜病变,出血不需要处理。如果出现面积比较广泛,程度较重,每个眼底视网膜象限都有眼底出血,考虑是否需要激光处理。如
眼底出血是怎么回事
李骏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眼底包含了眼球后部的所有组织,眼底的结构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眼底出血就是指这些部位发生的出血,很显然,正常的血管是不会出血的。这些出血的原因都是由于疾病引起了血管的异常而出现的出血,比如玻璃体出血,实际上玻璃体是没有血管的,玻璃体里面的所有的积血都是由于视网膜病变的血管出血而导致的。而眼底是位于眼球深部的结构,并不是用肉眼
为什么会突然眼底出血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突然出现眼底出血,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第一、视网膜静脉栓塞,由于患者视网膜静脉中有血栓形成或受到压迫,导致静脉血液回流淤积,大量淤积在视网膜静脉内的血液会漏出血管外引起眼底出血。第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上的小血管受到破坏,管壁不完整会使血液漏出,形成眼底出血。第三、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的管壁不健康会形成自发
眼底出血要不要紧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是比较严重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眼底出血通常是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原因造成,会导致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需要尽快通过药物治疗,促进出血吸收,例如可以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等。如果药物保守治疗无法将眼底出血吸收掉,并且眼底出血有牵拉视网膜,形成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时,则要通过手术治疗
眼底出血自己能吸收吗
李振东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可以逐渐自行吸收,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吸收快,而部分吸收慢。引起眼底出血的原因较多,如眼外伤、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糖尿病、高血压、结缔组织病、风湿、类风湿等,可造成眼底视网膜不同程度的出血、渗出;患者应积极治疗,关注视力情况,且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