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总称,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等,不同类型有不同症状表现,焦虑症有精神性焦虑(过度紧张不安、对坏事过分担心)和躯体性焦虑(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抑郁症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躯体症状(睡眠障碍、食欲减退、躯体疼痛等);强迫症有强迫观念(强迫怀疑、回忆、穷思竭虑)和强迫行为(强迫洗涤、计数、仪式动作等);恐惧症中特定恐惧症对特定物体或情境强烈恐惧并回避,社交恐惧症在社交场合极度恐惧焦虑、担心被审视批评,不同人群各有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焦虑症相关症状
精神性焦虑:患者常处于过度紧张、不安的状态,对未来的一些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过分担心,这种担心的程度与实际情况很不相符。例如,一些没有实际危险的日常事务,患者也会表现出极度的担忧,感觉整天忧心忡忡、心烦意乱,总觉得有大祸临头之感。
躯体性焦虑:可表现为多种躯体不适症状,如运动性不安,常见的有坐立不安、来回踱步等;肌肉紧张,可导致头部、颈部、肩部等部位的肌肉酸痛,患者会感觉头部发紧、颈部僵硬等;还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像心悸、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可能更多表现为烦躁、哭闹等;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躯体性焦虑症状可能会相对更明显。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相关躯体性焦虑症状。有焦虑症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抑郁症相关症状
情绪低落:患者情绪持续处于低落状态,整天郁郁寡欢、忧心忡忡,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也失去兴趣。例如,原本喜欢打球的患者,现在对打球完全提不起劲。
思维迟缓:表现为思维联想速度减慢,反应迟钝,自觉“脑子像生了锈的机器”,思考问题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
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活动减少,变得懒散,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常独处。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躯体症状: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还可能有躯体各部位的疼痛,如头痛、背痛、四肢痛等,但经过各种检查却找不到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不同年龄段的抑郁症患者表现有差异,老年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躯体化症状突出的情况;女性在产后等特殊时期,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情绪低落等症状可能会更明显。有抑郁症病史的人群,复发风险相对较高,生活中遇到重大生活事件时,更易诱发抑郁症发作。
三、强迫症相关症状
强迫观念:包括强迫怀疑,如总是怀疑自己刚做过的事没做好,反复检查;强迫回忆,对过去的经历反复回忆,无法摆脱;强迫性穷思竭虑,对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反复思索,如“为什么天会下雨”等。
强迫行为:常见的有强迫洗涤,反复洗手、洗衣服等,明明已经很干净了还是控制不住去洗;强迫计数,反复数楼梯台阶、窗户等;强迫仪式动作,做事情一定要按照固定的程序来,如进门一定要先迈左腿等。儿童强迫症患者可能表现为重复整理物品等相对简单的强迫行为,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可能会逐渐复杂化。有强迫症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患病几率相对较高,长期处于高压力生活环境下的人,也更容易出现强迫症状。
四、恐惧症相关症状
特定恐惧症症状:对特定的物体或情境产生强烈的恐惧,例如害怕昆虫、害怕登高(恐高症)、害怕封闭空间(幽闭恐惧症)等。当面对恐惧的物体或情境时,患者会立即出现焦虑反应,表现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颤抖等自主神经症状,同时极力回避所恐惧的对象或情境。不同年龄的人特定恐惧症表现不同,儿童可能对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等产生恐惧;成年人特定恐惧症可能更倾向于一些社交相关或职业相关的特定情境。有过特定创伤经历的人群,更容易发展为特定恐惧症,比如曾经被狗咬伤过的人,可能会患上恐狗症。
社交恐惧症症状: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或表演场合感到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担心自己会做出尴尬的行为或表现出焦虑症状而被别人审视、批评。患者害怕与人交往,尤其是害怕与陌生人交往,在社交前会过度担心,社交过程中会极度不自在,害怕自己脸红、发抖等,事后会反复回忆社交过程,觉得自己表现很差劲。青少年时期是社交恐惧症的高发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和社交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若在社交中遭受过挫折,更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女性在社交场合中可能相对更容易出现社交恐惧症相关表现,生活中过度在意他人评价的人群,也更易受社交恐惧症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