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肥大危害众多,会致心功能受损,使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衰风险增加;会升高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致心肌电活动异常及引发不良后果;还会对全身器官产生影响,如影响脑部致头晕等、影响肾脏致少尿等、影响外周组织致肢体发凉等;不同人群受影响不同,儿童心脏肥大影响生长发育,老年心脏肥大并发症风险更高且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需及时就医规范诊治。
一、心功能受损
1.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
心脏肥大时,心肌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从收缩功能来看,心肌肥厚可能导致心肌的顺应性下降,影响心脏的射血能力。例如,在一些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肥大患者中,心肌细胞排列紊乱,使得心脏在收缩时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从舒张功能而言,心脏肥大可能使心室充盈受限,影响心脏的正常舒张过程,进而影响心脏的整体泵血功能。研究表明,心脏肥大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可能会降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左心室射血分数应在50%-70%以上,心脏肥大时该指标可能会低于正常范围。
2.心力衰竭风险增加
随着心脏肥大的进展,心脏的代偿能力逐渐受限,最终容易发展为心力衰竭。心脏肥大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例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伴有心脏的扩大和肥大,这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概率较高。心力衰竭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病情往往呈进行性加重,最终可能危及生命。
二、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升高
1.心肌电活动异常
心脏肥大时,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容易导致心肌电活动的不稳定。心肌肥厚区域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可能会延长,心肌细胞之间的电传导也会出现异常。这就增加了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在一些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高,而心房颤动又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功能损害,因为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导致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同时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增加脑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
2.心律失常的不良后果
心律失常可能会引起患者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晕厥、心脏骤停等危急情况。例如,心室颤动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律失常,若不及时抢救,会在几分钟内导致患者死亡。
三、对全身器官的影响
1.对脑部的影响
心脏肥大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时,脑部的血液灌注会受到影响。长期的脑灌注不足可能会引起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还可能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脑部血液循环减慢,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容易在脑部血管内沉积,形成血栓,导致脑梗死。
2.对肾脏的影响
心脏肥大引起心功能不全时,肾灌注也会减少。肾灌注不足会导致肾脏的滤过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水肿等症状。长期的肾灌注不足还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例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这是因为心力衰竭时肾血流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导致水钠潴留和肾血管收缩,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伤。
3.对外周组织的影响
心脏肥大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外周组织的血液灌注也会不足。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发凉、乏力等症状。对于患有心脏肥大的老年人来说,外周组织灌注不足还可能影响伤口的愈合,因为血液供应不足会影响营养物质和氧气向伤口部位的输送,不利于伤口的修复。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影响
1.儿童心脏肥大
儿童心脏肥大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由于心脏功能受损,身体的供氧和营养供应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儿童的身高、体重增长缓慢。例如,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脏肥大患儿,其生长发育往往落后于同龄儿童。此外,儿童心脏肥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其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发育,导致成年后出现更严重的心脏问题。
2.老年心脏肥大
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心脏肥大对老年人的影响更为显著。老年心脏肥大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同时,老年人可能还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脏肥大与这些基础疾病相互影响,进一步加重病情。例如,老年高血压患者若出现心脏肥大,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心脏肥大进一步加重,而心脏肥大又会影响血压的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心脏肥大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心脏病变,其带来的危害涉及多个方面,不同人群的表现和影响各有特点,一旦发现心脏肥大,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以减轻其带来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