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可从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急性与慢性、结核性与其他特异性、不同年龄人群等方面鉴别。感染性心包炎由病原体感染引起,有相应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特点;非感染性心包炎病因多样,表现及检查各有不同;急性心包炎病程短,有胸痛等表现及心包摩擦音;慢性心包炎病程超6周,有体循环淤血等表现;结核性心包炎有结核相关特点,真菌性心包炎有其病因、表现及检查特点;儿童感染性心包炎多见,表现不典型;老年人非感染性心包炎多见,症状不典型且需注意相关检查用药。
一、感染性心包炎与非感染性心包炎的鉴别
(一)感染性心包炎
1.病因:多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导致结核性心包炎,常见于有结核病史或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等,在病毒流行季节或有病毒感染接触史时易发病。
2.临床表现:起病可急可缓,结核性心包炎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心包积液多为中等量或大量,呈渗出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心包炎起病较急,常有高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心包积液外观可呈脓性等。
3.实验室检查: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阳性,心包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如PCR法)可能为阳性;细菌感染性心包炎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心包积液涂片染色或培养可发现相应病原体。
(二)非感染性心包炎
1.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肿瘤性(如原发性心包肿瘤、继发性心包转移瘤)、代谢性疾病(如尿毒症性心包炎,常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创伤性(如胸部外伤、心脏手术等)等。
2.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心包炎可伴有原发病的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面部红斑、关节痛等;肿瘤性心包炎可有心包填塞的表现较早出现,且心包积液增长较快;尿毒症性心包炎与肾功能不全程度相关,患者常有肾功能不全的其他表现。
3.实验室检查: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心包炎可检测到自身抗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等阳性;肿瘤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中可能找到肿瘤细胞;尿毒症性心包炎患者肾功能检查可见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电解质紊乱等。
二、急性心包炎与慢性心包炎的鉴别
(一)急性心包炎
1.病程:病程在6周以内。
2.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疼痛可呈尖锐性,与呼吸、体位有关,坐位前倾时疼痛可减轻,卧位时加重,可伴有发热、心悸等症状。
3.体征:可闻及心包摩擦音,是急性心包炎的特异性体征,多呈抓刮样粗糙音,与心搏一致。
(二)慢性心包炎
1.病程:病程超过6周。
2.症状:可出现呼吸困难、乏力、腹胀等症状,多与心包缩窄导致的心功能不全及体循环淤血有关。
3.体征: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下肢水肿等体循环淤血表现,以及奇脉等,心浊音界可正常或稍大,心音低钝等。
三、结核性心包炎与其他特异性心包炎的鉴别
(一)结核性心包炎
如前所述,有结核接触史或结核病史,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心包积液多为渗出性,结核菌素试验及心包积液结核相关检查有一定阳性率。
(二)真菌性心包炎
1.病因:多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
2.临床表现:症状相对不典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心包积液可为渗出性,外观可呈乳糜样等。
3.实验室检查:真菌涂片及培养可发现相应真菌,血清真菌抗体检测等有助于诊断。
四、不同年龄人群心包炎鉴别特点
(一)儿童
1.病因特点:感染性心包炎相对多见,如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受病毒侵袭有关。
2.临床表现特点:可能缺乏典型的胸痛表现,而以发热、呼吸急促等为主要表现,心包积液增长较快时易出现心包填塞症状,如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
3.实验室检查特点:病毒相关抗体检测可能有助于明确病毒感染病因,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检查及用药时需特别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二)老年人
1.病因特点:非感染性心包炎相对多见,如肿瘤性心包炎可能因老年人肿瘤发病率较高而更易发生;同时,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可能合并尿毒症性心包炎等。
2.临床表现特点:症状可能不典型,胸痛可能不明显,而以心力衰竭相关症状如呼吸困难等为突出表现,心包填塞症状可能被基础疾病症状掩盖,需仔细鉴别。
3.实验室检查特点:需综合考虑老年人多器官功能减退的情况,在进行各项检查时注意指标的异常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区分,用药时更要谨慎,避免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对老年人机体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