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有呼吸、循环等多方面症状表现,辅助检查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异常,不同年龄患儿有不同特点,需与单纯重症肺炎及其他原因心力衰竭鉴别,早产儿有其特殊情况及护理注意事项,其症状表现、检查异常、鉴别要点及早产儿相关情况均有相应特征。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方面
1.呼吸频率增快:重症肺炎患儿本身就有呼吸急促的表现,合并心力衰竭时呼吸会进一步加快,婴儿呼吸频率可超过60次/分钟,幼儿呼吸频率超过50次/分钟,这是因为心力衰竭影响了气体交换,机体需要通过加快呼吸来弥补氧气供应不足。
(二)循环方面
1.心率增快:心率明显加快,婴儿心率常超过180次/分钟,幼儿心率超过160次/分钟,且安静状态下心率持续增快,这是由于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机体通过加快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但这种代偿是有限的。
2.心脏杂音:可能在心尖区听到收缩期杂音,这是因为心脏扩大、瓣膜相对性关闭不全等原因导致,例如左心室扩大时可引起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从而产生收缩期杂音。
(三)其他方面
1.肝脏肿大:肝脏进行性肿大是较常见的体征,短时间内可增大1.5cm以上,这是因为心力衰竭时体循环淤血,肝脏淤血肿大,触摸时可发现肝脏质地较韧,边缘钝。
2.水肿:可出现颜面、眼睑、下肢等部位的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这是由于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体液潴留引起水肿,婴儿可能表现为眼睑水肿较为明显,幼儿及儿童则可能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等。
3.烦躁不安:患儿精神状态差,烦躁不安,这是因为机体缺氧以及心功能不全导致的不适,婴儿可能通过哭闹等方式表现出来,幼儿及儿童则可明确表述烦躁等不适。
二、辅助检查表现
(一)心电图
1.心率异常:显示窦性心动过速,P波高尖等改变,反映心脏由于心力衰竭处于代偿性加快心率的状态。
(二)超声心动图
1.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可发现心脏扩大,如左心房、左心室或右心房、右心室扩大等,同时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降低,例如射血分数可低于正常同龄儿童的50%以下,通过超声心动图能够直观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运动功能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1.脑钠肽(BNP)升高:BNP水平明显升高,BNP是反映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当发生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受到牵张刺激,会分泌BNP,其水平升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重症肺炎患儿合并心力衰竭时BNP可显著高于正常水平。
三、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
(一)婴儿期
1.呼吸和循环表现更突出:婴儿呼吸、心率增快更为明显,由于婴儿心脏相对较小,心功能储备差,心力衰竭时更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心率显著加快等表现,而且肝脏肿大出现较早且明显,水肿可能在眼睑、颜面部更为显著,因为婴儿组织间隙相对疏松,体液更容易潴留。
(二)幼儿及儿童期
1.症状相对典型但表述可能受限:幼儿及儿童能够更明确表述烦躁等不适,但在早期可能会以玩耍时耐力下降等不典型表现为主,随着病情进展才逐渐出现典型的呼吸、循环及水肿等表现,心脏杂音等体征相对婴儿期可能更易被发现,但诊断仍需结合多方面检查综合判断。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一)单纯重症肺炎
1.鉴别要点:单纯重症肺炎主要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如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一般心率虽有增快,但多在160次/分钟以下,且不会出现进行性肝脏肿大、明显水肿等循环淤血表现,辅助检查中心电图虽有窦性心动过速,但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BNP一般不升高或轻度升高,而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上述循环系统相关表现更为突出,辅助检查有典型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及BNP改变。
(二)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
1.鉴别要点: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多有基础心脏疾病等病史,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等,而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在肺炎基础上出现的心力衰竭,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肺炎的典型表现以及心脏相关检查的特点可以进行鉴别,如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多有心脏杂音等先天性心脏病的特征性表现,而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有明确的肺炎感染证据及相应的心脏改变。
五、特殊人群(如早产儿等)的情况
(一)早产儿特点
1.更容易出现病情变化:早产儿心肺功能发育更不成熟,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呼吸、心率增快可能不如足月儿明显,但肝脏肿大等体征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早产儿肝脏相对更大,而且水肿表现可能不典型,由于其体液平衡调节能力差,心力衰竭时体液潴留的表现可能不突出,需要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同时辅助检查的解读也需要结合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例如超声心动图检查时要考虑其心脏结构的特殊性等。
2.护理注意事项:在护理早产儿合并重症肺炎心力衰竭时,要更加注意保暖,维持体温稳定,因为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而体温波动可能影响心功能,同时喂养要格外小心,避免呛咳加重病情,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肝脏大小等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