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在疼痛特点、伴随症状、心电图表现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方面存在差异:疼痛特点上,心绞痛多为3-5分钟的压榨等感,可由诱因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心肌梗死疼痛更剧烈、持续超30分钟,常无明显诱因,难用药物缓解。伴随症状方面,心绞痛伴出汗等,一般无发热;心肌梗死伴大汗、恶心等,可有严重表现。心电图表现上,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等,缓解后可恢复;心肌梗死有特征性和动态性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上,心绞痛标志物正常或轻微升高;心肌梗死肌钙蛋白等升高且有动态变化。
通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也可有烧灼感,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疼痛可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因素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老年人可能对疼痛的感知不如年轻人敏感,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心绞痛发作风险较高,有冠心病病史者更易因上述诱因发作。
例如研究表明,在有明确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心绞痛的发作与体力活动等诱因密切相关,通过休息或药物干预能较快缓解疼痛症状。
心肌梗死:
疼痛程度更剧烈,呈压榨性剧痛或撕裂样、濒死感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多超过30分钟,可达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疼痛常无明显诱因,或在休息时发作。各年龄段、性别均可发病,但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长期吸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增加,且疼痛更难通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如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心肌梗死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往往长于心绞痛,且药物缓解效果不佳,这与心肌梗死时心肌持续缺血坏死有关。
伴随症状
心绞痛:
可能伴有出汗、乏力、心慌等症状,一般无发热,少数人可能有血压轻度升高或降低。不同年龄人群伴随症状可能类似,但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血糖波动相关表现,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可能合并肥胖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伴随症状的表现及对病情的判断。
比如部分心绞痛患者在发作时会出现出汗增多,这是因为疼痛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汗腺分泌增加。
心肌梗死:
常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可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等严重表现。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基础疾病更多,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女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时可能以呼吸困难等不典型症状为主,生活方式不良且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伴随症状更复杂,可能同时出现多器官功能受影响的表现。
例如临床观察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这是由于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的发热。
心电图表现
心绞痛:
发作时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缺血性改变,发作缓解后心电图可恢复正常。不同年龄人群心电图表现基本遵循这一规律,但老年人可能存在心肌本身的退行性改变,影响心电图对缺血改变的敏感性,有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心脏结构或电生理的改变,会干扰心电图对心绞痛的判断。
研究显示,在心绞痛发作时记录的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分析ST段压低情况可辅助判断心绞痛的病情。
心肌梗死:
心电图有特征性和动态性改变,发病早期可出现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病理性Q波形成,T波倒置等,随着时间推移,心电图表现会有动态演变。各年龄、性别患者心电图改变遵循这一病理过程,但老年人心肌梗死时心电图改变可能不典型,如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压低和T波改变可能更不明显,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再次发作时心电图改变可能与新发病灶叠加,增加诊断难度。
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数小时内心电图即可出现ST段抬高,这是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病情进展,Q波逐渐形成等改变进一步支持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绞痛:
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或仅有轻微升高,一般肌钙蛋白正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也无明显升高。不同年龄人群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无特殊差异,但如果患者本身有轻度心肌损害,可能会有极轻微的标志物升高,生活方式不健康且有潜在心血管问题的人群,在心绞痛发作时也可能出现标志物的轻微变化,但总体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
临床检测中发现,大多数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处于正常水平,这是因为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程度相对较轻,尚未造成明显的心肌坏死,所以标志物无显著升高。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升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一般发病3-4小时后开始升高,CK-MB也会升高,且有动态变化趋势。各年龄、性别患者标志物变化符合这一规律,但老年人可能由于肾功能等因素影响标志物的代谢,导致标志物升高的时间或程度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有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心肌梗死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
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肌钙蛋白迅速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肌坏死的范围相关,通过检测肌钙蛋白等标志物能准确诊断心肌梗死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