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状态下的睡眠障碍要怎么克服

来源:民福康

改善睡眠可从多方面入手,一是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和适宜温度;二是建立规律睡眠作息,固定上床和起床时间、控制日间naps时长;三是进行适度日间活动,增加身体活动量和日照时间;四是心理调节,通过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相关技巧调节;五是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摄入有助于睡眠的食物;若情况严重则需医疗干预,严重时及时就医,医生会据情况考虑药物治疗等。

一、改善睡眠环境

睡眠环境对睡眠质量影响较大,应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一般18~25℃较为适宜)。对于抑郁状态下的人群,安静且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放松身心,利于入睡。可以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物品来营造理想的睡眠环境。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睡眠环境温度等要求略有差异,比如儿童可能更需要温暖且安静无强光的环境;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对睡眠环境的敏感度会有所提高,更需要舒适稳定的睡眠环境。

二、建立规律的睡眠作息

1.固定上床和起床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这样可以帮助调整人体的生物钟,让身体形成固定的睡眠-觉醒节律。例如,每天晚上10点半左右上床,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睡眠障碍。不同年龄段的人规律作息的具体时间可根据自身生理需求调整,儿童可能需要更早的上床时间,老年人可能起床时间相对较早但也需保持规律。

2.减少日间naps:如果有日间小睡的习惯,应尽量控制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且避免在下午晚些时候或傍晚小睡,以免影响夜间睡眠。对于有抑郁状态的人群,合理控制日间naps时间很重要,因为过长时间的日间小睡可能会打破夜间睡眠的节律。

三、进行适度的日间活动

1.增加身体活动量:白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有助于改善情绪,同时也能提高夜间的睡眠质量。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运动方式和强度不同,年轻人可以选择较为激烈的运动方式,而老年人则更适合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例如,老年人每天可以进行30分钟左右的慢速散步,既能达到活动身体的目的,又不会过度劳累影响睡眠。

2.增加日照时间:白天多接触自然光,这有助于调节人体的生物钟。抑郁状态下的人群往往可能存在生物钟紊乱的情况,增加日照时间可以帮助调整。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每天保证一定时间(如1-2小时)的户外活动,让身体接受自然光照。不同性别在日照时间上没有绝对差异,但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更需要通过增加日照时间来调节身体节律。

四、心理调节方法

1.放松训练

深呼吸训练: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或躺下,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和大脑,缓解紧张情绪,对于改善睡眠障碍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进行深呼吸训练,儿童可以在家长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深呼吸练习,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促进睡眠。

渐进性肌肉松弛:从脚部开始,逐渐紧张然后放松每一组肌肉群,依次向上至头部。通过先紧张后放松肌肉的过程,让身体体验到放松的感觉,从而减轻抑郁状态下的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这种方法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适用,但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肌肉损伤。

2.认知行为疗法相关技巧: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抑郁状态下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想法影响睡眠,比如过度担忧睡眠问题而产生焦虑情绪。可以尝试挑战这些消极想法,用更积极、客观的思维来替代。例如,当出现“我肯定又睡不好觉了”这样的想法时,尝试问自己“有什么证据支持我肯定睡不好呢?有没有可能我这次能睡好呢?”对于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程度的人群,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能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但核心的思维挑战方法是通用的。

五、饮食调整

1.避免刺激性食物:睡前应避免摄入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以及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咖啡因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会干扰睡眠。不同年龄的人群对咖啡因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应绝对避免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品;成年人也要注意控制咖啡因的摄入量,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

2.适量摄入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坚果等。色氨酸是合成褪黑素的重要原料,褪黑素有助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例如,睡前喝一杯温牛奶,其中的色氨酸可以帮助放松身心,促进睡眠。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同,儿童在食用坚果等食物时需要注意避免窒息风险,应选择合适的食用方式。

六、医疗干预(若情况严重)

如果通过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后睡眠障碍仍没有明显改善,且抑郁状态较为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采用药物治疗等医疗手段。但药物治疗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同年龄、性别和病情的患者用药情况差异很大,医生会综合评估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一些中重度抑郁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能会使用一些具有改善睡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睡眠障碍
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专家指出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神经紊乱睡眠障碍怎么治疗?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神经紊乱、睡眠障碍的患者需要及时调节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劳逸结合,可以在白天加强体育锻炼,晚上睡前洗热水澡或者用温水泡脚,听舒缓的音乐,帮助入眠。患者在睡前四小时应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易兴奋神经的食物,可以在睡前喝一杯温牛奶,提高睡眠质量。患者还需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如若病情严重,需要接受系
神经紊乱睡眠障碍怎么治?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神经紊乱睡眠障碍的患者需要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白天可以增加户外运动的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患者需要放松心情,注意劳逸结合,睡前四小时避免喝咖啡、浓茶,以免兴奋中枢神经,加重病情。患者可以在睡前喝温牛奶、听舒缓的音乐,帮助入眠。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等药
什么是快速眼动睡眠障碍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就是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的一种睡眠异常现象,常见的临床类型分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和梦魔。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是指患者在做梦时,全身肌肉都没有放松,且肢体会和梦境中的动作同步进行。而梦魔是指人在睡眠状态时出现似醒非醒的现象,也无法发出声音,无法控制自己行动。出现上述现象后需要及时就诊
抑郁发作的症状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抑郁发作的症状包括情绪症状、认知症状、躯体症状等。 1.情绪症状 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沉、忧心忡忡、唉声叹气、自我评价过低等。兴趣减退或丧失,对以往的爱好和活动失去兴趣,缺乏愉悦感。 2.认知症状 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等。出现自责、自罪观念,患者常对自
早期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早期抑郁症会出现情绪低落、失去快乐感、疲劳感、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我评价过低等症状。 1.情绪低落 经常感到悲伤、绝望、无助,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 2.失去快乐感 无法体验到乐趣,即使是平时喜欢的事情也不能带来快乐。 3.疲劳感 经常感到疲劳、精力不足,即使休息也不能缓解。 4.睡眠障碍
鼻息肉会自己好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鼻息肉一般不会自己好,需要进行治疗。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由过敏、感染、阿司匹林不耐受等原因引起。鼻息肉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等。如果不进行治疗,鼻息肉可能会逐渐增大,甚至堵塞鼻腔,导致呼吸困难和睡眠障碍等严重问题。治疗鼻息肉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有哪些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有情绪低落与兴趣丧失、焦虑与烦躁、睡眠障碍等,详情如下: 1、情绪低落与兴趣丧失 是否经常感到情绪低落,对平时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 2、焦虑与烦躁 是否经常感到焦虑不安,容易发脾气? 3、睡眠障碍 是否经常失眠,难以入睡或早醒?是否觉得睡眠质量差,容易醒来? 测试题主要用于初步了解
睡眠障碍会出现神经衰弱吗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目前对神经衰弱这个说法很少,大多认为睡眠障碍可以出现神经衰弱,还可以见于其他的重性精神病。神经衰弱的表现有睡眠障碍,就是精神萎靡、乏力、注意力、记忆力下降。但是睡眠障碍更多见于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早期往往出现睡眠障碍,同时还伴有一些思维方面的障碍,比如幻觉、妄想、情绪、情感淡漠、意志活动减退等,此时还是要到专
睡眠障碍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刘君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对于睡眠障碍的病人除了针对病因去治疗以外,更要注意保证休息时间,要有规律的起居时间,比如晚上睡觉最好在11点以前,不要超过12点,因为人的生物钟它有个规律变化,超过12点已经影响到人的生物钟变化了。其次,要加强锻炼,锻炼对于改善睡眠非常好,无论是跑步,还是做瑜珈或者游泳,这种锻炼都可以很好地去改善睡眠。另外,如果长时间睡眠不足,一定要去找
睡眠障碍该怎么治疗
刘君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首先单纯的睡眠障碍在整个睡觉不好人群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病人都是由于某些疾病而引起来的症状出现的睡眠不好,所以要找到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比如最多见的是情绪波动、工作疲劳,以及紧张、劳累而造成的睡眠不好或者心理因素,有焦虑、抑郁而出现的睡眠不好。对于这样的病人首先要解决焦虑、抑郁问题,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这方面解决了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吃什么药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首先要到专科医院看医生,医生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如果是睡眠障碍中的失眠症,可以服苯二氮卓类,比如地西泮、氯硝西泮、劳拉西泮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比如褪黑素药房都有卖的,但是苯二氮卓类属于处方药。如果是睡行症,也就是梦游,这一类的病人除了可以服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劳拉西泮,还可以配合口服有镇静作用,也就是睡眠作用抗抑郁药,比如
睡眠障碍会带来哪些危害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睡眠障碍对人们带来的危害有以下方面:第一、睡眠障碍会影响人大脑的判断力、注意力。第二、长期睡眠障碍会引起神经衰弱,严重的睡眠障碍甚至还可以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第三、长期失眠会影响人的认知功能,使工作效率下降,上班的人工作效率大大下降,学习的人会影响其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第四、长期的睡眠障碍对人体的机能、免疫力也有损害,所以
睡眠障碍有哪些表现
李小玲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脑科医院 三甲
睡眠障碍有以下表现:第一、睡眠质量差,患者虽然睡着了,但是睡眠质量差,第二天醒来好像自己没睡一样,经常晚上睡着了做噩梦。第二、睡眠时间短,包括失眠,失眠有三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是入睡困难,入睡困难指的是躺在床上30分钟之内没有入睡;其次是易醒,睡着了很容易惊醒,在夜间醒来两次及两次以上称为易醒;再者是早醒,早醒多伴有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特别是
儿童睡眠障碍怎么治疗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儿童睡眠障碍治疗应该寻找病因,进行对症处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长期出现反复的睡眠障碍,应该先找医院做相关的评估,符合标准可以适当给予安定或镇静药物进行治疗。还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不仅要调整睡眠姿势,也要注意环境的适应,解除患儿的心理隐患,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方法来进行心理疏导,可以增加儿童的运动量,能够促进脑神经递质平衡。
怎么治睡眠障碍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睡眠障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和运动疗法。如果属于轻微的睡眠障碍,可积极地采取运动疗法,通常在睡前有氧运动半小时,能够有效地帮助机体进入睡眠。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口服药物,部分患者还可采取针灸方法促使睡眠。
睡眠障碍如何治疗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和早醒以及睡眠过程中反复醒来,如果是由于入睡困难导致睡眠障碍,首先应该有良好的睡眠习惯,在睡眠之前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也不可以让大脑过于兴奋,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刷手机。上床之后应熄灯和调低灯光,使心情恢复平静。还可以用热水泡脚、喝热牛奶来诱导睡眠。长时间入睡困难自己不能够调整,可口服安神助眠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果经常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