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临床常见,分良性与恶性,良性包括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恶性主要是甲状腺癌,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超声及实验室检查评估,良性结节定期随访或针对病因处理,恶性结节手术及后续随访辅助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妊娠、老年有特殊考虑。
一、甲状腺功能正常但有甲状腺结节的定义与现状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的局限性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在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比例约为3%-7%,而通过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可发现20%-70%的受检者有甲状腺结节,其中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
二、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结节的分类及特点
(一)良性结节
1.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多与碘摄入有关,在地区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较为常见。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中青年女性相对更易出现。其特点是甲状腺滤泡增生、复旧或再生紊乱,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结节可为单发或多发,一般甲状腺功能正常,超声下结节边界多较清晰,内部回声多均匀。
2.甲状腺腺瘤
多见于40岁以下女性。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多数为单发,生长缓慢,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超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
(二)恶性结节
1.甲状腺癌
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较多。其中乳头状癌较为常见,约占甲状腺癌的60%-70%。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射线暴露、遗传因素等有关。多数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但可出现颈部肿块逐渐增大、质地硬、活动度差等表现,超声下结节多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伴有微钙化等征象。
三、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结节的评估方法
(一)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尤其是甲状腺癌家族史)、既往是否有头颈部放射史、近期是否有甲状腺部位的外伤史等。例如,有头颈部放射史的人群甲状腺结节恶变风险相对较高;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密切监测甲状腺结节情况。
(二)体格检查
触诊甲状腺结节的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如果结节质地硬、固定、边界不清,提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三)超声检查
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最重要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可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血流情况等。例如,微钙化(沙粒样钙化)、纵横比大于1(结节的纵径大于横径)等超声征象提示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增加。一般建议每6-12个月对甲状腺结节进行一次超声复查,动态观察结节的变化。
(四)实验室检查
除甲状腺功能外,还可检测甲状腺球蛋白、降钙素等。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在甲状腺癌患者中可能会升高,但特异性不高;降钙素升高提示髓样癌的可能性。
四、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结节的处理原则
(一)良性结节的处理
1.定期随访观察
对于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超声提示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可定期随访观察。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等变化。例如,对于直径小于1cm、无恶性超声征象的良性结节,可以每年复查超声。
2.针对病因处理
如果是与碘摄入相关的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可根据碘缺乏或碘过量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碘缺乏地区可适当补充碘剂;碘过量地区则需要减少含碘食物及药物的摄入。
(二)恶性结节的处理
1.手术治疗
对于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等因素决定,如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等。例如,乳头状癌如果没有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可考虑甲状腺次全切除;如果有高危因素,则可能需要甲状腺全切。
2.术后随访及辅助治疗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要长期随访,监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及颈部超声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等辅助治疗。例如,对于高危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可能需要行放射性碘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及转移灶;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可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甲状腺癌复发风险。
五、不同人群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结节的特殊考虑
(一)儿童人群
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的比例相对较高,约为5%-10%。对于儿童甲状腺结节,更应重视评估。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应尽早进行超声等检查明确性质。如果考虑恶性可能,应尽快手术治疗,因为儿童甲状腺癌进展相对较快。同时,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生长发育等因素,术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精确调整,以保证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妊娠人群
妊娠期间发现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需要密切监测结节的变化。妊娠可能会使甲状腺结节有所变化,超声监测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如果结节考虑恶性,需要权衡手术对妊娠的影响以及甲状腺癌本身对妊娠和胎儿的影响,一般建议在妊娠中期(4-6个月)进行手术,此时手术对妊娠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术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需要保证母亲甲状腺功能正常,以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
(三)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恶性的比例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忽视。对于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预期寿命等。如果患者全身状况较差,预期寿命较短,对于良性结节可以选择定期随访观察;如果考虑恶性,需要评估手术风险,谨慎选择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