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评估需综合超声特征与临床危险因素。低回声、微钙化、纵横比大于1等超声特征及既往甲状腺癌病史、男性、家族甲状腺癌病史等临床危险因素影响恶性风险判断。直径<1cm可疑结节需密切随访,直径≥1cm相对安全结节视情况随访或穿刺活检,儿童、老年等特殊人群有相应不同随访及处理要求。
一、超声特征主导的初步评估
1.低回声结节
甲状腺结节若为低回声,相比等回声或高回声结节,具有更高的恶性风险。一般来说,直径≥1cm的低回声甲状腺结节,需考虑进行穿刺活检。因为低回声结节在超声图像上的表现提示其细胞构成等可能更倾向于异常,尤其是恶性病变的细胞特征在超声下可能更多表现为低回声。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相对成人低,但如果是低回声结节,即使直径稍小,如直径≥5mm且有低回声等可疑超声特征时,也需要谨慎评估并考虑穿刺活检,因为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也需要及时诊断处理,低回声等超声表现提示需要进一步明确性质。
2.微钙化结节
甲状腺结节内存在微钙化时,是恶性病变的重要超声征象之一。只要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存在微钙化,无论结节大小,都建议进行穿刺活检。因为微钙化提示结节内部可能有肿瘤细胞坏死、钙盐沉积等恶性相关的病理改变,例如甲状腺乳头状癌常常伴有微钙化。
对于有既往头颈部放射史的人群,其甲状腺结节发生恶性病变的风险增加,当这类人群的甲状腺结节存在微钙化时,即使结节直径较小,如直径在5-10mm之间,也应积极进行穿刺活检,因为放射史会显著提高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微钙化在这种情况下更提示需要明确结节性质。
3.结节纵横比大于1
甲状腺结节纵横比大于1(即结节横向径小于纵向径)时,提示结节更倾向于垂直生长,这种生长方式与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有一定相关性。对于纵横比大于1的甲状腺结节,直径≥1cm时建议穿刺活检。
老年患者如果出现纵横比大于1的甲状腺结节,由于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相对有所变化,但纵横比大于1这一超声特征提示恶性风险增加,所以即使结节直径接近1cm,也需要考虑穿刺活检来明确性质,因为老年患者一旦出现恶性甲状腺结节,其预后等情况可能与年轻患者不同,及时诊断很重要。
二、基于临床危险因素的综合判断
1.既往甲状腺癌病史
对于有既往甲状腺癌病史的患者,其再次发生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风险升高。如果新出现的甲状腺结节,即使直径较小,如直径在5-15mm之间,也需要进行穿刺活检。因为既往甲状腺癌病史提示患者甲状腺细胞可能存在易恶变的基础,新出现的结节需要明确是否为复发或新的恶性病变。
儿童患者如果有既往甲状腺癌家族史或自身有过甲状腺辐射暴露史等情况后出现新结节,即使没有明显超声特征,但结合既往临床危险因素,也需要考虑穿刺活检,因为儿童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预后非常关键,既往临床危险因素提示需要进一步明确新结节性质。
2.男性患者
男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发生恶性病变的概率相对女性略高。对于男性甲状腺结节,直径≥1cm且伴有一些可疑超声特征(如低回声、微钙化等)时,建议穿刺活检;如果没有明显超声特征,但作为男性这一性别危险因素,当结节直径在8-10mm时,也可以考虑穿刺活检来排除恶性可能。
老年男性患者,由于男性本身恶性风险相对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可能性也有变化,所以对于老年男性的甲状腺结节,即使直径稍小,如直径在7-9mm之间,若存在一些不典型的超声表现或临床其他危险因素(如轻微颈部不适等),也应考虑穿刺活检以明确结节性质。
3.家族甲状腺癌病史
有家族甲状腺癌病史的个体,其自身发生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风险增加。对于这类人群的甲状腺结节,直径≥1cm时建议穿刺活检;如果结节直径在6-10mm之间,但存在家族甲状腺癌病史这一高危因素,也需要进行穿刺活检来排查恶性可能。
儿童家族甲状腺癌病史患者,由于儿童时期甲状腺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家族遗传因素的影响,即使结节直径较小,如直径在4-8mm之间,也需要考虑穿刺活检,因为家族遗传背景下儿童甲状腺恶性病变的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
三、不同情况的具体处理建议
1.直径小于1cm的可疑结节
对于直径小于1cm但有可疑超声特征(如低回声、微钙化、纵横比大于1)的甲状腺结节,需要密切随访观察。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回声等变化。如果在随访过程中结节增大、超声特征变得更可疑(如微钙化增多、纵横比进一步增大等),则需要及时进行穿刺活检。
对于儿童直径小于1cm但有家族甲状腺癌病史或头颈部放射史的甲状腺结节,随访间隔可能需要更短,如每2-3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因为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早期发现和处理对预后影响更大,需要更密切监测可疑小结节的变化情况。
2.直径大于等于1cm的相对安全结节
对于直径≥1cm但超声特征相对良性(如高回声、无微钙化、纵横比小于1)的甲状腺结节,如果患者没有明显临床危险因素(如既往甲状腺癌病史、家族甲状腺癌病史、头颈部放射史等),可以考虑每6-12个月进行超声随访。但如果在随访过程中结节出现超声特征恶化等情况,仍需要进行穿刺活检。
老年患者直径≥1cm但超声特征相对良性且没有明显临床危险因素的甲状腺结节,随访间隔可以适当延长至每12-18个月一次超声检查,但需要告知患者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因为老年患者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概率虽然相对较低,但仍有发生可能,需要通过定期随访观察结节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