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护理需关注多方面,包括不同年龄患者的休息与活动恢复、伤口护理、饮食营养与食量控制、病情生命体征及症状监测、预防感染以及特殊人群小儿和成年患者的注意事项,以促进患者恢复并保障健康。
一、术后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年龄较小的患儿术后需要充足的休息,一般建议术后前几周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剧烈哭闹和过度活动。这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脏功能需要时间恢复,过度活动会增加心脏负担。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边活动开始,再到室内活动,一般术后1-3个月可根据患儿具体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活动,但要避免长时间奔跑、剧烈运动等。对于成年患者,术后也需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一般术后3-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之后可根据心功能情况逐步恢复适当的工作和活动。
不同年龄患儿的休息和活动恢复进度不同,新生儿和婴儿术后休息更为重要,而大龄儿童和成人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适度调整活动量,但都要以不出现心悸、气促等不适症状为度。
2.伤口护理
要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渗血等情况。如果是胸部正中切口,术后早期避免患儿剧烈咳嗽,防止切口裂开。对于小儿患者,家长要注意看护,避免患儿用手搔抓切口。不同年龄患儿的皮肤特点不同,小儿皮肤娇嫩,更要注意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如果发现切口有异常情况,如红肿范围扩大、有脓性分泌物等,要及时就医。
二、饮食方面
1.营养摄入
术后患儿需要充足的营养以促进身体恢复,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蛋白质有助于机体组织的修复,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高热量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如苹果、香蕉、菠菜、胡萝卜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婴幼儿患者,要保证母乳喂养或合理的配方奶喂养,同时可逐渐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添加。大龄儿童和成人也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挑食、偏食。
不同年龄患儿的饮食需求不同,婴幼儿的饮食需要更加精细,而大龄儿童和成人则可以正常饮食但要注意营养均衡。例如,婴幼儿添加辅食时要注意食物的细腻程度,避免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成人则要避免高盐、高脂食物的过多摄入,因为高盐饮食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高脂饮食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影响心血管健康。
2.食量控制
要注意控制食量,避免过饱。过饱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进而反射性地增加心脏负担。对于小儿患者,可采用少量多餐的喂养方式,每天可分为5-6餐。大龄儿童和成人也要注意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一般吃到七八分饱即可。不同年龄患儿的食量不同,新生儿每次奶量较少,随着月龄增加逐渐增加奶量,而成人则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活动量来调整食量,但都要以避免腹胀、心悸等不适为度。
三、病情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一般术后需要每小时监测1次生命体征,稳定后可逐渐延长监测间隔时间。如果出现体温异常升高(如超过38.5℃)、心率过快(婴儿心率超过160次/分钟,儿童超过120次/分钟)、呼吸急促(婴儿呼吸超过60次/分钟,儿童超过40次/分钟)或血压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不同年龄患儿的正常生命体征范围不同,新生儿和婴儿的正常心率、呼吸等相对较快,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例如,新生儿正常心率为120-140次/分钟,正常呼吸为30-40次/分钟;儿童正常心率为80-120次/分钟,正常呼吸为20-30次/分钟。
2.症状观察
观察患儿是否有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水肿等症状。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要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以及是否有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表现;口唇发绀要注意观察发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水肿则要观察水肿出现的部位(如眼睑、下肢等)、程度等。对于不同年龄患儿,症状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小儿患者可能更难以准确表达不适,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例如,婴儿如果出现拒奶、烦躁不安等情况,可能提示有不适,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有呼吸困难等情况。
四、预防感染
1.环境要求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带患儿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尤其是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不同年龄患儿对环境的适应和抵抗力不同,小儿患者抵抗力相对较弱,更要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和避免接触感染源。
2.个人卫生
注意患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对于小儿患者,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可佩戴口罩,但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口罩,避免引起呼吸困难等不适。大龄儿童和成人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在流感高发季节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等方式预防感染。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小儿患者
小儿患者术后恢复期间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因为感冒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进行复查,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需要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以评估心脏恢复情况。家长要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和日常表现,以便在复查时向医生详细反馈。
2.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要定期监测血脂、血糖等指标,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仍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如果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等,但具体用药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