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有腹痛、黄疸等表现,预后差;胰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胰腺炎突发剧烈腹痛等,轻症预后较好,重症预后差,慢性胰腺炎呈进行性发展,可通过规范治疗缓解症状、延缓进展。
一、疾病定义与本质
胰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长期吸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遗传因素等,癌细胞无序增殖并可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至其他部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多与胆道疾病、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等有关,胰腺组织出现炎症反应;慢性胰腺炎常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等因素导致,胰腺实质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包括胰腺纤维化等。
二、临床表现差异
胰腺癌
症状:早期症状多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黄疸是胰头癌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尿色加深、粪便呈陶土色等;还可出现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肿块。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女性患者在症状表现上与男性无本质差异,但需结合其自身生理特点综合判断病情。长期吸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的人群患胰腺癌风险高,若此类人群出现上述疑似症状需高度警惕。
体征:可能有上腹部压痛等,晚期可能出现消瘦、黄疸相关体征等。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突发的剧烈腹痛,多位于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低血压甚至休克等表现。对于儿童发生急性胰腺炎,多与胆道蛔虫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可能更急骤,需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大量饮酒或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述腹痛等表现要考虑急性胰腺炎可能。
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可伴有消化不良、脂肪泻、体重减轻等,腹痛可类似急性胰腺炎发作时表现,但程度相对较轻,随着病情进展,消化功能障碍逐渐明显,影响患者营养状况,不同年龄患者慢性胰腺炎的表现可能因胰腺受损程度和个体代偿能力不同而有差异,比如老年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使病情表现更复杂。
三、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区别
胰腺癌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可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但对于早期小胰腺癌可能漏诊;CT检查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手段,能清晰显示胰腺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磁共振成像(MR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与CT相似,且对胆道、血管的显示更清晰。不同年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考虑其身体对检查辐射等的耐受情况,比如儿童进行CT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采取辐射防护措施。
实验室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并非特异性指标,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常升高,但慢性胰腺炎、胆道梗阻等疾病也可能导致CA19-9升高;还可进行淀粉酶、脂肪酶等检查,但一般胰腺癌时此类指标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胰腺炎
影像学检查:急性胰腺炎时,腹部超声可见胰腺肿大、回声不均等;CT可见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渗出等改变;慢性胰腺炎时,腹部超声可发现胰腺实质回声增强、胰管扩张、结石形成等;CT可见胰腺体积缩小、胰管扩张、胰石或钙化等。儿童急性胰腺炎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检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实验室检查: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脂肪酶升高较淀粉酶晚,但持续时间长;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炎症反应较重。慢性胰腺炎时,血、尿淀粉酶可正常或轻度升高,粪便检查可发现脂肪滴增多等。
四、治疗原则不同
胰腺癌: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根治胰腺癌的方法,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对于可手术患者,需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范围等;不能手术的患者可考虑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不同年龄患者手术耐受性不同,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靶向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等结果来选择合适方案。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如使用抑酸剂、生长抑素等药物)、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可能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密切监测和治疗,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等治疗。儿童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需更注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内环境稳定要求更高。
慢性胰腺炎: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胰腺功能、治疗并发症等。包括戒酒、调整饮食、补充胰酶制剂以改善消化功能、控制糖尿病等并发症。对于有胰管梗阻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内镜或手术治疗来解除梗阻。
五、预后情况迥异
胰腺癌:预后极差,总体5年生存率很低,因为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即使手术切除,复发转移风险也很高。不同年龄患者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差,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恢复能力不如年轻患者,预后相对更差。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影响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轻症急性胰腺炎预后较好,多数患者可在1-2周内康复;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儿童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也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及时有效的治疗能改善预后。
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呈进行性发展,可导致胰腺功能严重受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但也有患者会出现胰腺功能衰竭等严重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