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半边瘫痪还会好吗

来源:民福康

脑梗半边瘫痪(偏瘫)后是否好转受多种因素影响。病情严重程度方面,轻度脑梗引发的偏瘫恢复可能性较大,重度脑梗引发的偏瘫恢复相对困难;治疗开始时间很关键,早期治疗能为偏瘫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延误治疗会增加恢复难度;康复训练开始时间、强度和方式也重要,尽早开始个性化康复训练利于恢复;个体自身因素如年龄、基础健康状况也有影响,年轻及基础健康状况良好者恢复潜力相对大,老年及有基础疾病者恢复相对复杂,大部分患者经早期规范治疗和积极康复训练可不同程度改善偏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病情的严重程度

1.轻度脑梗引发的偏瘫

如果脑梗病灶较小,对脑组织的损伤相对较轻,那么患者恢复的可能性较大。研究表明,部分轻度脑梗患者在及时规范的治疗及康复训练下,偏瘫症状可以明显改善,甚至接近正常。例如一些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灶局限,通过积极的康复干预,肢体运动功能有较大恢复空间。

从影像学角度看,脑梗死发病后早期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若发现梗死灶范围小,累及的运动相关脑区损伤不重,后续恢复的潜力相对较好。

2.重度脑梗引发的偏瘫

当脑梗病灶较大,累及重要的运动功能区域,如大脑皮质的运动区等,患者偏瘫恢复相对困难。因为大面积脑梗会导致较多的脑组织坏死、软化,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这类患者往往会遗留较严重的偏瘫症状,如肢体完全不能活动、肌肉严重萎缩等。

二、治疗开始的时间

1.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脑梗发病后,尽快进行治疗至关重要。如果能在发病后4.5小时内(对于适合溶栓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或者在发病6-8小时内进行动脉取栓等治疗,可使堵塞的血管再通,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为偏瘫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研究显示,早期开通血管的患者,偏瘫恢复的概率明显高于延误治疗的患者。例如一些在发病3小时内就接受有效溶栓治疗的患者,偏瘫症状的改善程度往往更好。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早期治疗同样关键,因为年龄大并不意味着不能从早期干预中获益,及时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脑损伤的进一步加重,为后续康复争取时间。

2.延误治疗的影响

如果脑梗发生后未能及时就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脑组织损伤会进行性加重,那么偏瘫恢复的难度会大大增加。比如有些患者发病数小时后才被送到医院,此时脑梗死病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可能已经大部分转化为梗死灶,即使后续进行治疗,偏瘫恢复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康复训练的情况

1.康复训练开始的时间

脑梗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一般在发病后1-2周左右,只要患者病情允许,就可以介入康复治疗。对于年轻患者,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强,早期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越有利于偏瘫的恢复。例如年轻的脑梗患者在发病10天左右就开始规范的康复训练,包括肢体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训练等,其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往往优于开始康复训练较晚的患者。

对于老年患者,虽然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但早期康复训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为后续进一步恢复打下基础。

2.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

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如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等)、作业治疗(如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像穿衣、进食等)、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手段以及现代的神经促通技术等。合理的康复训练强度对于偏瘫恢复很重要。如果康复训练强度适中,患者能够在不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坚持训练,那么偏瘫症状改善会比较明显。例如通过渐进式的肢体力量训练,从辅助下的肢体运动逐渐过渡到患者自主的肢体运动,能逐步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脑梗偏瘫患者,在康复训练时需要更加注重血压、血糖的控制,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如果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康复训练的效果以及再次诱发脑梗等情况。比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保持血糖稳定,否则高血糖可能会影响神经的修复等过程,不利于偏瘫恢复。

四、个体的自身因素

1.年龄因素

年轻患者:一般来说,年轻脑梗患者的身体修复能力较强,对脑梗造成的神经损伤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好,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年轻患者偏瘫恢复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例如一个30岁左右的脑梗患者,在经过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往往比60岁以上的患者更容易恢复部分或全部的肢体运动功能。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神经修复能力下降,脑梗后偏瘫恢复相对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患者就不能恢复,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等。比如一些65岁左右的脑梗偏瘫患者,经过长期坚持康复训练,可能可以实现部分生活自理,如自己穿衣、简单进食等。

2.基础健康状况

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本身没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正常、肝肾功能良好等,脑梗后偏瘫恢复的潜力相对较大。因为良好的基础健康状况有利于患者承受康复训练的强度,也有利于身体对脑梗损伤的修复。例如一个平时经常锻炼、体质较好的脑梗患者,在脑梗后偏瘫康复过程中,更有可能适应康复训练并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脑梗后偏瘫恢复相对复杂。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进而影响康复训练的进行和偏瘫的恢复。比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脑梗偏瘫患者,在康复训练时可能会因为呼吸功能的问题而无法长时间耐受训练,需要在治疗基础疾病和康复训练之间找到平衡,以促进偏瘫恢复。

总之,脑梗半边瘫痪是否会好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开始时间、康复训练情况以及个体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大部分患者通过早期规范的治疗和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偏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偏瘫
偏瘫也称为半身不遂,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中枢神经性损伤,从而引起一侧肢体瘫痪,还可伴有同侧脑神经损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颈椎病瘫痪的症状有哪些?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瘫痪症状主要是上下肢的神经系统症状。在开始时,两下肢的麻木、无力和棉絮状感觉很多见。然后再往严重一点,就会开始表现出走路脚没劲。比较严重的时候,表现出下肢僵硬、行走不稳、走得很重,表现出走路像踩棉花一样的那种感觉。
颈椎病手麻到瘫痪多长时间?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椎病从表现出手麻到瘫痪的时间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可能是几十年,也有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几天。单纯的手的麻木并不能判断颈椎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看疾病的病程长短、病人的肌肉力量的减退程度以及影像学的描述,需要积极完善核磁共振检查。有的病人的手麻比较轻微,而有的病人非常重。如果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并且受到外伤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体征如何鉴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体征: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呈迟缓性瘫痪,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造成的肌张力增高,痉挛性瘫痪明显不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时,瘫痪肢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病理征(+。而且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是以肌群为主,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是整个肢体为主。下运
瘫痪病人大小便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瘫痪病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要注意保持病人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此外解决大小便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病人神志清楚的情况,能自述要大小便的情况之下,可以用比较扁的便盆在床上进行。男病人大小便可以用尿壶、便盆,在解大小便的时候病人仰卧位,在臀部垫一个小布单或者大尿布用来以避免污染床单,要尽力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会瘫痪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不会瘫痪。但是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的风湿免疫病,病情会进行性的加重,容易引起关节畸形,影响正常的运动功能。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眼部、肾脏、心脏等多个器官并发症。因此患者需要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风湿药物,比如甲氨蝶呤、柳氮磺砒啶等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疼痛严重
瘫痪治疗方法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胃瘫后应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同时应积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元素,根据病人情况,必要时还应给予血浆或者白蛋白支持。此外病人可以使用潘多立酮、莫沙必利片、西沙比利等促胃肠动力药,可以有效增加胃动力,促进胃蠕动,促进胃肠的排空。待病人胃动力恢复后,可以拔除
腰椎断了会瘫痪吗?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腰椎骨折有可能会导致瘫痪,但是并不是腰椎骨折就一定会造成瘫痪,腰椎骨折可以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腰椎附件骨折、脱位骨折等,其中压缩性骨折、腰椎附件骨折一般不会导致瘫痪,压缩性骨折多数患者病情比较稳定,进行保守治疗即可,因为骨折的时候不会损伤脊髓,当骨折伤及骨髓就有可能会发生瘫痪。骨折后要保证充
强直性脊柱炎会瘫痪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强直性脊柱炎一般不会造成瘫痪。瘫痪是指神经受损所导致的肌肉无力、肢体功能减退等,而强制性脊柱炎不会对神经造成损害。但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较为严重时,会导致关节、屈伸活动出现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以免疾病加重。
半边瘫痪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半边瘫痪是有可能治好的,但不能使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的水平。病人应当到正规医院的康复科就诊,经过针灸、按摩、推拿、电疗、艾灸、肢体功能训练等方法,同时配合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并保证钙质、蛋白质的补充。
脊髓型颈椎病多久瘫痪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脊髓型颈椎病有瘫痪的可能性,但并不是一定会瘫痪,而多久瘫痪也是因人而异,和患者的疾病发展程度以及选择的治疗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患者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瘫痪,而有的患者可能受到外伤后突然就瘫痪了。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比较缓慢,会从一开始的局部症状逐渐变为行走困难或胸部出现束带感等不适,患者可能需要拄拐行走。
脑性瘫痪的孩子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燕群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脑性瘫痪的病人有肌张力高的,有肌张力低的,另外有一些偏瘫的,或者是这个有合并症的等等这些,合并有视觉异常听觉异常这种病人,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病人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比方说一个病人他的下肢的肌张力特别高,这个病人我们可能要选择包括蜡疗、中药熏蒸、水疗等等这些,当然也包括按摩,这些方法。有一部分可以解决,还有一部分他肌张力特别高的情况下
如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秦广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三甲
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除康复训练外除康复训练外,还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针灸、矫型工具的使用、手术治疗等,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轻度小儿脑瘫,治疗后可以接近正常化,恢复生活。中度和重度只能通过治疗,改善症状,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压迫神经不会瘫痪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压迫神经后,患者不一定会瘫痪,成人的神经有很多种,临床上将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神经有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以及混合神经、植物神经。瘫痪是运动神经引起功能的障碍,如果所压迫的神经没有运动成分,则患者就不会瘫痪;如果仅仅压迫感觉性神经,则可能会引起感觉障碍;如果压迫到中枢神经,比如脑部、脊髓,一旦压迫到神经中枢,则会引起相应管理区域功
面肌瘫痪术前术后应注意事项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单纯的面肌瘫痪,也就是平时所讲的面神经炎所引起的面肌瘫痪,很少需要做手术治疗,除非是因为长期以后,因为恢复不良而引起了口角痉挛,可以去做神经减压术呃,但是在做神经减压手术之前,其实可以先去肌注肉毒素,如果一定要去做手术治疗,则要做一下术前评估,比如肌电图啊,或者查一下是否有内科系统疾病等。而做完手术之后,还需要遵医嘱服用神经营养的药物,辅
面肌瘫痪早期症状?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分为中枢性面肌瘫痪和周围性面肌瘫痪。周围性面肌瘫痪就是面神经炎,在早期一般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受风寒的病史,之后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不对称等,表现为一侧眼力上下均受到影响。中枢性面肌瘫痪一般只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等症状。
面肌瘫痪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有周围性的面肌瘫痪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通常周围性的面肌瘫痪需要与面肌痉挛相鉴别诊断,同时还要与重症肌无力做鉴别诊断。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要明确是脑梗死、脑出血还是肿瘤占位等导致的。也有部分面肌瘫痪会伴有头痛、眼睛发红等表现。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