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短期可致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视力模糊等症状及DKA等急性并发症风险;长期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引发肾脏病变、导致神经病变、造成眼部病变、引起足部病变等;老年患者及病程长且血糖控制不佳者并发症风险更高,需重视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来管理病情。
一、短期健康影响
1.高血糖相关症状
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内可能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例如,多尿会导致夜间频繁起床排尿,影响睡眠;多食可能使患者在短时间内食量较大,但体重却因代谢异常而减轻,这会让患者身体处于一种营养代谢紊乱的状态,容易感到疲倦乏力,影响日常的工作和学习等活动。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等情况,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引起眼内房水渗透压改变,影响晶状体的屈光状态。
2.急性并发症风险
有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感染、胰岛素治疗不规范等情况下。DKA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患者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导致血液酸化。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例如,当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会进一步打乱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增加DKA的发生几率。
二、长期健康危害
1.心血管系统损害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如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长期的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使血管狭窄、弹性降低。例如,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心肌供血,从而引发冠心病,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也会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增加脑卒中的发生概率。
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女性患者在糖尿病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生时,症状可能不如男性典型,容易被忽视,这就需要女性患者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
2.肾脏病变
可逐渐发展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其发病机制与高血糖引起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介导的肾脏损伤等有关。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例如,糖尿病病史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糖尿病肾病,需要定期监测尿蛋白等指标来早期发现肾脏病变。
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的患者,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加剧对肾脏的损害。
3.神经病变
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等。周围神经病变可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影响患者的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降低生活自理能力。自主神经病变则可涉及心血管、消化、泌尿等多个系统,如出现心率异常、胃排空延迟、排尿困难等症状。神经病变的发生与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纤维缺血缺氧、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有关。例如,长期血糖控制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神经病变,而且随着病程延长,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会逐渐增加。
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因为吸烟会影响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饮酒可能干扰营养物质的代谢,进一步加重神经的损伤。
4.眼部病变
可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失明。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血管,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微血管瘤形成、视网膜出血、渗出等病变。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例如,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有长期高强度用眼等情况的患者,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所以这类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护眼部健康。
5.足部病变
由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患者容易出现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神经病变使患者足部感觉减退,不易察觉足部的微小损伤,血管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影响伤口愈合。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足部有小的擦伤,由于感觉减退可能没有及时发现,再加上血液循环不好,伤口容易感染并恶化,最终可能发展到需要截肢的严重程度。
有足部外伤史、足部畸形等情况的患者,患足部病变的风险更高,这类患者需要更加注意足部护理,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等。
三、与年龄、病史等因素的关系
1.年龄因素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情相互影响,使得治疗更加复杂,而且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衰退,对高血糖的耐受性更差,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对更高。例如,老年患者发生DKA时,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下降,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延误治疗。而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能早期发现并严格控制血糖,病情相对容易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如果不重视,随着年龄增长,也会逐渐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
2.病史因素
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例如,病程超过15年且血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程短且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所以,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对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2型糖尿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带来多种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健康危害,不同个体由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的不同,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需要患者高度重视,积极进行管理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