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提示可疑恶性、结节伴有颈部淋巴结异常及患者有相关高危因素时需考虑甲状腺结节穿刺。超声下甲状腺结节形态边界不规则、极低回声、有微钙化等提示恶性需穿刺;颈部淋巴结形态异常、血流信号丰富提示转移时甲状腺结节需穿刺;既往有甲状腺癌病史、童年期有颈部辐射暴露史的患者发现甲状腺结节需穿刺,不同人群在这些情况中穿刺指征有相应特点。
一、超声检查提示可疑恶性的情况
1.形态与边界
甲状腺结节如果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呈蟹足样浸润等表现时,提示恶性风险较高,需要考虑穿刺。例如一些超声下显示结节边缘毛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的情况,根据多项超声特征分析研究,这类结节恶性概率相对较高,通过穿刺可以明确病理性质。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时期发现的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甲状腺结节恶性可能性相对成人更高,因为儿童甲状腺组织处于发育阶段,结节恶变的生物学行为可能更具侵袭性;而老年人群中,边界不清的结节也需要警惕恶性可能,其身体机能下降,对结节的反应可能不同,但超声特征仍有重要提示意义。
2.结节内部回声
极低回声结节提示恶性风险增加。研究表明,极低回声的甲状腺结节中恶性比例高于等回声或高回声结节。例如在一些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回声分类研究中,将结节回声分为高、等、低、极低回声,极低回声结节经穿刺病理证实恶性的概率明显升高。
不同性别方面,女性的极低回声结节恶性概率可能相对男性有一定差异,但超声回声特征本身是独立的提示因素。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碘或低碘饮食可能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回声表现,但回声特征主要还是基于超声图像本身的特征来判断是否需要穿刺,不过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环境的人群,极低回声结节更应积极穿刺明确。
3.微钙化
结节内存在微钙化是甲状腺结节恶性的重要超声征象之一。微钙化表现为结节内直径小于2mm的强回声光点,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微钙化时,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需要进行穿刺以明确病理情况。多项超声联合微钙化等征象的诊断模型研究显示,微钙化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恶性诊断的可能性。
对于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现伴有微钙化的甲状腺结节时,穿刺指征应更积极,因为家族遗传因素可能增加甲状腺结节恶变的风险;妊娠期女性发现伴有微钙化的甲状腺结节,由于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微钙化的结节恶性可能更需及时明确,穿刺可以在保障孕妇健康的同时,了解结节性质,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二、结节伴有颈部淋巴结异常的情况
1.淋巴结形态
颈部淋巴结出现形态异常,如淋巴结呈圆形或类圆形,纵横比小于1,皮质增厚,髓质消失等表现时,提示可能为转移淋巴结,此时甲状腺结节需要穿刺。研究发现,甲状腺癌转移的淋巴结往往具有这样的超声形态特征,通过穿刺甲状腺结节可以明确是否为甲状腺癌转移而来。
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儿童颈部淋巴结出现上述异常形态时,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需要高度警惕,因为儿童淋巴结的生理结构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但形态异常仍提示不良情况;老年人群中,颈部淋巴结形态异常合并甲状腺结节时,也需要积极穿刺,老年人体质较弱,明确结节性质有利于及时制定治疗方案。
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颈部淋巴结形态异常合并甲状腺结节时,穿刺指征的把握主要基于淋巴结本身的形态特征,不过女性可能在一些内分泌变化影响下,淋巴结反应不同,但形态特征是关键因素。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的人群,颈部淋巴结异常合并甲状腺结节时,穿刺更应及时,因为吸烟可能影响身体的免疫和代谢,增加结节恶变及转移的风险。
2.淋巴结血流信号
颈部淋巴结血流信号丰富,呈高速高阻血流频谱时,提示淋巴结可能为恶性转移淋巴结,此时甲状腺结节需要考虑穿刺。超声多普勒检查发现淋巴结血流丰富且频谱异常,结合甲状腺结节情况,穿刺可以明确甲状腺结节与淋巴结的关系,判断是否为甲状腺癌转移。
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人群,如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血流异常合并甲状腺结节时,穿刺要更加谨慎同时又不能忽视,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淋巴结和甲状腺结节的表现,但血流异常仍提示可能存在恶性情况,需要通过穿刺明确;对于有颈部放疗史的人群,颈部淋巴结血流异常合并甲状腺结节时,穿刺是必要的,因为放疗史增加了甲状腺结节恶变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穿刺可以尽早明确性质。
三、患者有相关高危因素的情况
1.既往甲状腺癌病史
既往有甲状腺癌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现甲状腺结节时,无论超声表现如何,都需要考虑穿刺。因为既往甲状腺癌复发或第二原发癌的风险较高,通过穿刺可以明确新结节的性质,是复发还是新发的其他病变等。例如一些回顾性研究显示,既往甲状腺癌患者再次出现甲状腺结节时,穿刺活检对明确病变性质、指导后续治疗至关重要。
不同年龄的既往甲状腺癌患者,儿童时期患过甲状腺癌的患者,再次出现结节时穿刺更应积极,因为儿童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可能更具侵袭性,复发或新发结节恶性风险更高;老年既往甲状腺癌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对结节的反应不同,但复发或新发结节仍需通过穿刺明确,以便及时处理。
性别方面,女性既往甲状腺癌患者再次出现结节时,穿刺指征与男性类似,但女性可能在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下,结节的变化有其特点,不过穿刺主要是基于结节本身的情况;生活方式中,既往甲状腺癌患者如果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再次出现结节时穿刺要更及时,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结节的发展。
2.童年期颈部辐射暴露史
童年期有颈部辐射暴露史的人群,如因头部或颈部恶性肿瘤接受过放射治疗的人群,发现甲状腺结节时需要考虑穿刺。因为颈部辐射暴露是甲状腺结节恶变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童年期颈部辐射暴露者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显著高于无辐射暴露者,所以这类人群发现甲状腺结节应积极穿刺明确性质。
对于童年期颈部辐射暴露的儿童人群,发现甲状腺结节时必须及时穿刺,儿童时期颈部辐射暴露对甲状腺的损伤可能更严重,结节恶变风险高,穿刺可以尽早明确并采取相应措施;成年后有童年期颈部辐射暴露史的人群,发现甲状腺结节也需要穿刺,虽然成年后机体的修复等情况不同,但辐射暴露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穿刺能明确结节性质以进行合理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