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和近视眼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近视眼是屈光不正的特定类型,二者在屈光状态、病因、临床表现、矫正预防方面有联系也有区别,共同受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环境因素影响,近视眼遗传因素更突出,临床表现各有特点,矫正有共性但预防侧重不同,儿童和成年人在相关措施实施上有差异。

一、定义与概念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是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多种类型。它是一个宽泛的眼科概念,涵盖了多种导致视力模糊的屈光状态异常情况。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屈光不正,例如儿童可能因不良用眼习惯等导致屈光不正,成年人也可能随着年龄增长或眼部疾病等出现屈光不正变化。

近视眼: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特定类型,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主要表现为远视力下降,近视力一般正常。近视眼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高度近视的遗传倾向,子女发生近视眼的概率相对较高;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等是导致近视眼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这种情况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随着学业压力增大,青少年长时间看书、写字等近距离用眼活动增多,近视眼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二、屈光状态差异

屈光不正:包含多种屈光状态异常,除了近视,还包括远视和散光。远视是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散光则是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例如,远视患者看远处和近处物体都可能不清楚,需要通过调节来弥补;散光患者看到的物体是模糊且扭曲的,这与近视眼的屈光状态有明显区别,近视眼主要是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而远视是聚焦在视网膜后,散光则是屈光力分布不均导致成像异常。

近视眼:其特定的屈光状态就是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是近视眼区别于其他屈光不正类型的关键特征。这种聚焦位置的异常使得视网膜上无法形成清晰的像,从而导致远视力下降。不同程度的近视眼,其视网膜前聚焦的程度不同,例如轻度近视眼可能只是轻度的平行光线提前聚焦,而高度近视眼可能平行光线更早地聚焦在视网膜前,并且可能伴有眼轴延长等眼部结构的改变,高度近视眼患者眼轴长度明显超过正常眼轴长度,这是近视眼较为特征性的眼部结构变化表现。

三、病因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共同的环境因素:屈光不正和近视眼都与一些共同的环境因素有关。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重要的共同因素之一,无论是屈光不正还是近视眼,长时间看书、写字、使用电子设备等近距离用眼行为,都会导致眼睛的调节紧张,长期如此容易引起屈光状态的异常。例如,学生长时间伏案学习,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既可能引发近视眼,也可能导致其他类型的屈光不正发生。缺乏户外活动也是共同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的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发生屈光不正和近视眼风险都会增加。因为户外活动时眼睛能接触到自然光线,自然光线有助于视网膜分泌多巴胺等物质,多巴胺可以抑制眼轴的延长,而缺乏户外活动会影响这种保护机制,从而增加屈光不正和近视眼的发生概率。

遗传因素对近视眼的影响更突出:遗传因素在近视眼的发病中相对更为突出。对于近视眼来说,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子女发生高度近视眼的概率会显著升高。而屈光不正中的远视,虽然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相对近视眼来说遗传因素的影响没有那么强烈。例如,一些家族中可能有多人患有远视,但相比近视眼家族聚集现象可能没有那么明显。同时,不同年龄段对遗传和环境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儿童时期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对屈光状态的影响较大,而随着年龄增长,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相对更加凸显,但近视眼的遗传背景仍然是其发病的重要基础。

四、临床表现差异

屈光不正:

远视:轻度远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中度以上远视患者容易出现视力疲劳,表现为阅读等近距离工作时眼睛酸胀、疼痛、视物模糊,还可能伴有头痛等症状。儿童远视如果没有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例如,学龄前儿童如果有中度远视且未矫正,可能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得不到清晰的视觉刺激,从而影响双眼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引发弱视。

散光:主要症状是视力模糊和视物扭曲。轻度散光可能对视力影响不大,但中高度散光会明显影响视力,患者看东西时会感觉物体变形、倾斜等。不同轴向的散光对视力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例如散光轴向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对视力的影响表现可能有所差异。

近视眼:主要临床表现是远视力下降,近视力一般正常。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远视力下降会逐渐明显。除了视力下降,高度近视眼还可能伴有一些眼部并发症的表现,例如眼底病变,高度近视眼患者可能出现视网膜变薄、萎缩、豹纹状眼底、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而一般的轻度近视眼可能主要表现为单纯的远视力下降,眼部结构可能没有明显的病理性改变,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近视度数不断加深,也会逐渐出现眼部结构的变化和并发症风险增加。在不同年龄段,近视眼的临床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时期近视眼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学习和生活,导致课堂上看不清黑板等情况;成年人近视眼如果是高度近视,除了远视力问题,还可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受到影响,比如进行某些对视力要求较高的职业或活动时会面临挑战。

五、矫正与预防方面的关联与区别

矫正方法的共性:屈光不正和近视眼都可以通过一些相同的矫正方法来提高视力。常见的矫正方法包括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框架眼镜是最常用的矫正方式,通过镜片的屈光矫正作用,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改善视力。角膜接触镜则分为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等,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屈光不正和近视眼患者,如高度近视眼、散光度数较高的患者等,角膜接触镜可能提供更好的视觉质量。在预防方面,两者也有一些共同的措施,比如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是关键,包括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读写时眼睛与书本保持适当距离,一般建议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看书、写字等,建议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眼睛,向远处眺望等。

矫正与预防的差异侧重:对于近视眼来说,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是预防和矫正中的重要侧重点。除了上述的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和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外,还可以考虑一些特殊的矫正方法,如青少年可佩戴角膜塑形镜,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验配和使用,并且要注意眼部卫生等问题。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屈光不正,如远视和散光,矫正的重点在于准确验光配镜以获得清晰的视力,同时对于儿童远视,早期发现和矫正对于视觉发育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儿童远视未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立体视等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在预防方面,近视眼由于其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特点,更强调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显著降低近视眼的发生风险,而对于其他屈光不正类型,虽然户外活动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相对近视眼来说,其预防侧重点可能没有那么突出体现在户外活动时间的强烈要求上。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屈光不正和近视眼在矫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上也有差异,儿童时期更注重视觉发育相关的矫正和预防,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和近视眼并及时干预;成年人则更注重根据自身屈光状态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并注意用眼健康以防止屈光状态进一步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散光
散光是一种角膜改变引起的屈光不正眼病,发病较为普遍,多数不需要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近视眼600度了怎样才能降低度数?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考虑到您的近视已经600度了,如果瞳验光以后,结果说明是真近视的话,考虑到基本是不可能恢复的了,平时要注意眼部的清洁卫生,不要长期的看电脑看手机。平时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胡萝卜,对眼睛是有好处的。
800度近视献了血怎么办?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虽说无偿献血是件好事,但是对于献血的人群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就包括800度以上的人是不可以进行献血的。此外还包括遗传类疾病以及传染类疾病等都不可以献血,由于这些人的血液里面都会存在一些疾病,如果在抢救时用到不干净的血液对于生命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近视眼350度严重不?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近视眼350度一般不属于严重,360度是属于中度近视。但是早期如果不及时进行控制和治疗,可能会使视力表现出继续下降。发病早期可以经过佩戴眼镜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经过激光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也要防止长期用眼看电子产品,防止对视网膜导致损伤。
近视75度要配眼镜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先不必着急要配眼镜,可以先做个散瞳验光检查,查看真实的屈光度数再做决定。医师建议:如果视力正常1.0及以上可能是调节紧张或者有视疲劳存在;若散瞳后仍有度数,可结合视力情况,若视力较好0.8及以上可考虑暂不配镜,若视力低于0.6就得要戴镜矫正。
高度近视怎么降低度数?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高度近视是由于眼轴的过度增长导致的,没有办法自行恢复。要想降低度数,现阶段只能经过手术治疗。目前的手术方式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传统的角膜屈光手术是经过切削角膜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对于近视度数较高,角膜偏薄的患者,可以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用热水敷眼睛对近视眼?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用温水敷眼睛对纾解视疲劳有一定的效用,但是说对近视眼,没什么救治效用。因为近视眼已经构成了,他不是说用简单的物理办法就能改正的。因此说近视眼的话,建议还是佩带眼镜。平时看书看手机需要有留意时间,半个小时要留意歇息。温水只是纾解疲劳。特别注意平时一定要注意眼部的卫生,最好不要用手去揉眼睛。
近视到多少度会失明?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般近视不会导致病人失明,但是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一般高于600度的近视很可能会表现出失明的情况,最主要的还是积极做好孩子眼部护理,去专业机构配镜治疗,定期给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平时多做眼保健操,看书学习的间隙可以眺望远方。平时不要有过大的生活和心理的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屈光不正包括屈光参差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屈光不正包括屈光参差,屈光不正在眼科疾病当中来说是不多见的,但是对于表现出了近视眼散光或者是远视的人来说,那么就不是特别的陌生,这是由于近视,远视散光等等所原因所导致的异常状态,是可以经过眼镜来进行矫正的,但是性质都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平时的时候也要加以注意。
左眼屈光不正什么意思?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称为屈光不正。 正面朝上:在没有调整眼球的情况下,平行光从5米远,经过眼睛屈光系统折射后,只聚焦在视网膜上,称为面朝上的眼睛。 近视:眼球的长轴或大的角膜屈光力使物体的图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扭曲和模糊的图像,这使得无法清楚地看到远处的东西,并且可以用凹面矫正 镜片。
眼睛屈光不正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睛屈光不正一般表示为眼睛在不使用调节功能时,外界光线在眼睛的屈光作用下,只能在视网膜前方或者是后方成像,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近视、远视以及散光等,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视力疲劳症状,例如在使用眼睛较长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眼部干涩、眼部疼痛与头痛以及眼脸沉重等情况,一般休息一段时
屈光不正怎么预防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屈光不正简单地说就是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之后,不能很好汇聚在或者成像在视网膜上,把这种情况叫做屈光不正。最常见有远视、散光,还有近视。值得指出是远视和散光一般是先天性,这一点谈不到预防,最值得预防就是近视。对于近视,近视是可防可控但不可治。近视就是平行光线进入眼睛之后,经过屈光系统汇聚,焦点成在视网膜前方,也就比正常该要成位置上靠近,表现就
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
刘小伟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屈光正的情况下既没有近视也没有远视、散光,但是如果出现近视、远视、散光都统称为屈光不正。其中近视和散光可以同时存在,远视和散光也可以同时存在,但是近视和远视是相对的,不可能同时存在。提到屈光不正,还要提到一个疾病叫老花,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旦出现老花,看近的东西看不清楚,实际上是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力下降造成的,和屈光不正不属于一
弱视和近视的区别
董道权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弱视是指戴上近视镜远视镜都不能够提高视力,达不到视力的正常状态。近视是验光戴上恰当的眼镜之后,视力完全正常,也是近视经过矫治之后视力正常。而弱视经过视觉矫治之后,仍然达不到正常,需要再矫治,经过屈光状态的矫正,外界物象和色彩能够清晰投射到视网膜上刺激黄斑部的视网膜视细胞,在还能够发育的年龄继续发育,也是治疗弱视最重要的机理。所以,近视戴上
屈光不正怎样治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屈光不正一般是包含近视、远视和散光,对于近视而言一般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在18岁以后可以选择屈光手术来矫正近视,主要有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手术,18周岁之前可以选择框架眼镜或者是角膜接触镜来矫正近视。对于远视而言,一般也是可以选择佩戴框架眼镜或者是角膜接触镜来矫正,散光也可以选择佩戴框架眼镜或者是角膜接触镜来矫正散光。
屈光不正如何治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临床上,屈光不正主要是指近视、远视和散光。目前屈光不正还不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进行治疗,可以通过佩戴眼镜进行矫正,如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进行矫正。等到18周岁以后,如果不想佩戴眼镜,则可以选择一些屈光手术来进行矫正屈光不正。
双眼屈光不正什么意思
崔馨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双眼屈光不正是指一个患者有近视,远视,散光这些问题。屈光不正包含三种状态,就是近视、远视和散光。屈光不正可以是单纯的近视、远视、散光,也可以是两种情况附合在一起。最常见的就是一个患者既患有近视又患有散光,所以就是近视加散光,也有可能是远视加散光。对屈光不正患者的矫正要根据医学验光的结果来进行确定。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