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姿势调整、物理治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运动疗法(腰部肌肉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飞燕动作,有氧运动如游泳)、药物辅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并提及各类治疗的注意事项,如不同人群在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药物使用上的特殊要求等。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姿势调整
急性发作期应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势。例如,久坐的人群每坐30-40分钟就应起身活动5-10分钟,调整腰部姿势,可减轻腰部肌肉的持续紧张。对于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群,要确保座椅高度合适,使腰部能得到良好支撑,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
睡眠时选择合适的床垫,一般以软硬适中、能维持脊柱生理曲线的床垫为宜。仰卧位时可在膝下垫一个薄枕,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微屈,减轻腰部肌肉的牵拉;侧卧位时应使脊柱保持伸直,可在两腿之间夹一个薄枕。
2.物理治疗
热敷:热敷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常用方法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腰部,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老年人或皮肤感觉较迟钝的人群,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
红外线照射:红外线能够深入组织内部,产生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过红外线治疗仪对腰部进行照射,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孕妇应避免腰部红外线照射,因为红外线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能促进组织的代谢和修复,减轻炎症反应。利用超声波治疗仪对腰部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约10-15分钟,根据病情可每周进行2-3次。儿童进行超声波治疗时要谨慎,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治疗参数。
二、运动疗法
1.腰部肌肉锻炼
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3秒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每次锻炼10-15个,每天可进行3-4组。对于腰部力量较弱的人群,可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如减少抬起的高度等。老年人进行该锻炼时要注意动作缓慢,避免因动作过快导致头晕等不适。
小飞燕动作:患者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形似飞燕,坚持3-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锻炼10-15个,每天3-4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要谨慎进行小飞燕动作,若在锻炼过程中出现腰部疼痛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停止。
2.有氧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全身体质,间接减轻腰部肌肉的负担。例如游泳,尤其是蛙泳,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腰部的压力,同时游泳时腰部肌肉需要协调运动来保持身体平衡和在水中的姿势,长期坚持游泳可有效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和腰部的柔韧性。对于膝关节有病变的人群,要选择合适的游泳姿势和水深,避免加重膝关节负担。
三、药物辅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1.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腰肌劳损引起的腰部疼痛症状。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群要慎用,因为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痛、恶心、呕吐等。老年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和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
2.肌肉松弛剂
像氯唑沙宗等,可缓解腰部肌肉的痉挛,减轻肌肉紧张带来的疼痛。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一般不建议使用肌肉松弛剂,因为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的健康。儿童禁止使用氯唑沙宗等肌肉松弛剂,因为其对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