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伴足外翻可通过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来应对。非手术治疗包括儿童和成人的功能锻炼、佩戴矫形器具;手术治疗有相应适应证;生活方式上要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选合适鞋子;儿童和成人作为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合适措施来改善扁平足伴足外翻状况。
一、非手术治疗
(一)功能锻炼
1.对于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通过练习用脚尖行走、脚跟行走以及足尖内收行走等方式锻炼足部肌肉。例如,让儿童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此类行走练习,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有助于增强足部肌肉力量,改善足外翻情况。这是因为儿童足部肌肉力量较弱,通过针对性锻炼可逐步强化。
2.对于成人:成人可进行足底肌肉的拉伸和强化训练。如坐在椅子上,用脚趾抓取毛巾并提起,每次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还可以进行单脚站立练习,患侧单脚站立,尽量保持平衡,每次10-20秒,每天3-4组,能帮助增强足部及下肢肌肉力量,对改善扁平足引起的足外翻有一定作用。
(二)佩戴矫形器具
1.儿童扁平足伴足外翻: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可佩戴定制的矫形鞋垫。矫形鞋垫能提供良好的足弓支撑,纠正足部的异常力学结构。一般需要根据儿童足部的具体情况定制,定期复查并根据足部发育情况调整鞋垫。因为儿童足部还在不断生长变化,合适的矫形鞋垫能更好地引导足部正常发育。
2.成人扁平足伴足外翻:成人可选择佩戴足外翻矫正鞋或矫形支具。这些器具通过外部支撑来调整足部的力线,缓解足外翻带来的不适。例如,一些专业的足外翻矫正鞋,其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原理,能在日常行走中持续对足部起到矫正作用,但需要长期坚持佩戴才能见到较好效果。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儿童:如果儿童扁平足引起的足外翻非常严重,已经影响到骨骼的正常发育,如出现明显的疼痛、步态异常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儿童手术需非常谨慎,因为儿童骨骼仍在生长,手术方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对未来足部发育的影响。
2.成人:成人扁平足伴足外翻且出现严重的疼痛、关节退变、行走功能受限,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跟骨截骨术、距下关节融合术等,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术后复发等,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三、生活方式调整
(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都会加重扁平足和足外翻的症状。例如,对于从事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成人,应定时休息,进行足部的放松活动;儿童在玩耍时也不宜长时间奔跑、跳跃,避免足部过度疲劳。
(二)选择合适的鞋子
1.儿童:儿童应选择鞋底有良好支撑、鞋跟合适的鞋子,避免穿过于柔软、没有支撑的鞋子。合适的鞋子能为儿童足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足部的正常发育,防止扁平足和足外翻进一步加重。
2.成人:成人应选择有足弓支撑、鞋底较厚且柔软度适中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等会加重足部负担的鞋子。合适的鞋子能在日常行走中减轻足部压力,对改善足外翻有一定帮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在进行任何治疗或干预措施时都要特别谨慎。例如,在使用矫形器具时,要确保器具不会影响儿童足部的正常生长,定期带儿童到医院进行足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足部的发育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二)成人
成人中如果有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如糖尿病、关节炎等,在处理扁平足引起的足外翻时要综合考虑。例如,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注意预防足部感染等并发症,因为糖尿病患者足部血液循环和神经感觉可能存在异常,任何小的损伤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关节炎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要考虑对关节功能的影响,避免加重关节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