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蛀牙牙痛需及时就医检查,可通过冷敷、盐水漱口缓解疼痛,针对浅龋、中龋、深龋有不同处理方式,日常要做好口腔清洁、饮食控制、定期口腔检查,低龄儿童需家长特别细心呵护及尽早处理蛀牙牙痛问题。
一、及时就医检查
孩子蛀牙牙痛时,应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蛀牙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因为儿童的牙齿情况需要专业判断,比如判断是浅龋、中龋还是深龋等不同程度,这对后续处理很关键。
二、缓解疼痛的非药物方法
1.冷敷
可以让孩子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轻轻敷在牙痛部位的脸颊外部。冷敷能够暂时收缩血管,减轻牙髓充血带来的疼痛。不过要注意冰袋温度不能过低,避免冻伤皮肤,而且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左右。这是利用物理降温的原理来缓解局部疼痛,对于儿童来说相对安全,但要正确操作。
2.盐水漱口
让孩子用温盐水漱口,浓度大概是0.9%的生理盐水浓度。温盐水有一定的清洁和杀菌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牙齿周围的炎症,从而缓解牙痛。不过要注意盐水温度不能太烫,以免刺激孩子口腔黏膜,而且对于较大能配合漱口的孩子可以采用,较小的孩子可能不太适合。
三、针对不同蛀牙程度的处理
1.浅龋
如果是浅龋,医生一般会先清洁牙齿表面的龋坏组织,然后使用合适的充填材料进行填充,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这时候孩子可能只是感觉轻微不适,处理相对简单,而且恢复后对牙齿功能影响较小。
2.中龋
中龋时,牙髓可能已经受到一定刺激,但还没有明显的自发痛等严重症状。医生会在去腐后,先采取护髓措施,然后再进行充填。比如使用氢氧化钙等护髓材料垫底,再用充填材料填充。这需要根据孩子具体的牙髓反应情况来操作,目的是保护牙髓并恢复牙齿的正常形态。
3.深龋
深龋时,孩子疼痛可能比较明显,因为龋洞较深接近牙髓。医生会先尝试安抚治疗,比如放置安抚药物在龋洞内,观察一段时间,看牙髓的反应情况。如果牙髓反应良好,再进行充填;如果牙髓出现不可逆性炎症,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进一步处理。
四、预防孩子蛀牙的日常措施
1.口腔清洁
从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应该进行口腔清洁。对于婴儿,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指套牙刷蘸清水轻轻擦拭牙齿和牙龈。随着孩子长大,逐渐教导孩子使用儿童专用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含氟牙膏可以帮助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但要注意3岁以下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时用量要控制在米粒大小,避免孩子吞咽过多牙膏。
除了早晚刷牙,饭后也可以让孩子用清水漱口,或者使用儿童专用的漱口水(3岁以上可在家长监督下使用),保持口腔清洁,减少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残留滋生细菌。
2.饮食控制
控制孩子吃甜食的频率和量,比如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过多的糖分在口腔内被细菌分解产酸,容易腐蚀牙齿导致蛀牙。可以多给孩子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在咀嚼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清洁牙齿的作用。
睡前不要让孩子吃零食,尤其是含糖的零食。如果孩子在夜间口渴,可以让孩子喝清水。因为夜间口腔处于静止状态,食物残渣更容易滋生细菌产生酸腐蚀牙齿。
3.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每半年带孩子到口腔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孩子牙齿的早期问题,比如早期的脱矿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儿童的牙齿发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定期检查可以更好地保障孩子牙齿健康。
五、特殊人群(低龄儿童)的特别注意事项
低龄儿童由于自我口腔清洁能力差,家长要更加细心呵护。在帮助孩子清洁口腔时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孩子的口腔黏膜。同时,要严格按照儿童口腔护理的要求进行操作,比如控制含氟牙膏用量等。如果发现低龄儿童有蛀牙牙痛情况,要尽快就医,因为低龄儿童的牙齿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乳牙的正常发育,进而影响恒牙的萌出和发育。而且低龄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多观察孩子的口腔情况和行为表现,如是否频繁用手摸嘴、哭闹等,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