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成年人漏斗胸需从影像学检查、心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三方面进行。影像学检查中CT可测漏斗胸严重程度(用漏斗胸指数衡量),X线可初步评估;心肺功能评估包括肺功能(重度漏斗胸影响FEV、FVC等通气功能)和心脏功能(超声心动图等可查心脏结构功能改变);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轻侧重度表现不同)和胸痛(重度更明显,需区分病因)。
一、影像学检查评估
1.CT扫描
指标及意义:通过CT扫描可以测量漏斗胸的严重程度,常用的指标有漏斗胸指数(FI)。计算方法为:FI=(a×b×c)/(A×B×C),其中a为凹陷部的纵径,b为凹陷部的横径,c为凹陷部的深度;A为胸骨的长度,B为胸廓的横径,C为胸肌角至椎体前的最短距离。一般来说,FI值越大,漏斗胸越严重。正常人群FI值小于0.2,轻度漏斗胸FI值在0.2-0.3之间,中度漏斗胸FI值在0.3-0.4之间,重度漏斗胸FI值大于0.4。对于成年人,CT扫描能清晰显示胸廓畸形的具体情况,包括胸骨、肋骨的凹陷程度以及对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压迫情况。不同年龄的成年人在进行CT扫描时,扫描参数可能会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适当调整,但总体是为了准确获取胸廓畸形的相关数据。
2.X线检查
指标及意义:胸部正位X线片可用于初步评估漏斗胸。其中,Ravitch提出的评估方法是测量胸骨凹陷的深度与胸廓横径的比例等。一般来说,当胸骨凹陷深度超过胸廓横径的一定比例时提示病情较重。对于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成年人,X线检查都可以进行,但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有特殊病史的成年人,如曾有胸部外伤史等,在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向医生说明情况,以避免误判。
二、心肺功能评估
1.肺功能检查
指标及意义:成年人漏斗胸严重程度会影响肺功能。常见的肺功能指标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等会发生变化。重度漏斗胸患者的FEV和FVC往往低于正常人群,因为胸廓畸形会限制肺部的扩张,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不同年龄、性别的成年人肺功能基础不同,在评估时需要结合个体的基础肺功能情况。生活方式不同的成年人,如长期吸烟的成年人本身肺功能可能就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评估漏斗胸对肺功能的影响时需要综合考虑。有肺部基础疾病病史的成年人,漏斗胸对肺功能的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需要更细致地进行肺功能检查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
2.心脏功能评估
指标及意义: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来评估心脏功能。重度漏斗胸可能会压迫心脏,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脏的形态、大小以及瓣膜的运动情况等。如果存在心脏受压,可能会出现心脏移位、心房心室大小改变等情况。不同年龄的成年人心脏功能有差异,女性和男性在心脏结构和功能上也有一定区别,生活方式如是否经常运动等也会影响心脏功能的基础状态。有心脏病史的成年人,漏斗胸对心脏功能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可能需要更频繁或更详细的心脏功能评估来判断漏斗胸的严重程度对心脏的影响程度。
三、临床症状评估
1.呼吸困难
表现及意义:轻度漏斗胸患者可能在剧烈运动时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而重度漏斗胸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胸廓畸形影响了肺部的正常扩张和收缩,导致通气功能障碍。不同年龄的成年人对呼吸困难的耐受程度不同,年轻人可能在运动时才明显感觉到,而老年人本身肺功能储备较差,可能静息时就会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女性和男性在体力活动能力上有差异,生活方式中运动量不同的成年人对呼吸困难的感受和表现也不同。有呼吸系统病史的成年人,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漏斗胸的严重程度。
2.胸痛
表现及意义:部分漏斗胸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重度漏斗胸患者胸痛可能更为明显。胸痛的原因可能是胸廓畸形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或牵拉等。不同年龄的成年人对胸痛的感知和描述可能不同,女性可能更关注自身的身体感受,而男性可能相对耐受。生活方式中长期伏案工作等可能导致胸部肌肉紧张的成年人,胸痛症状可能会被放大,需要区分是漏斗胸引起的胸痛还是其他肌肉骨骼因素导致的胸痛。有胸部外伤史等病史的成年人,胸痛需要与既往病史引起的胸痛相鉴别,以准确评估漏斗胸的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