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会出现多种症状,呼吸道症状有咳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咳嗽特点有差异,儿童患者表现可能不同)、咳痰(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多为白色黏液痰,合并细菌感染可变为黄色脓性痰,老年患者咳痰可能无力)、喘息(部分患者出现,多见于哮喘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等情况,儿童患者尤其是婴幼儿更明显);全身症状有发热(细菌感染发热明显,病毒性发热程度多样,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易波动且婴幼儿可能伴惊厥,老年患者发热可能不典型)、乏力(细菌性和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乏力);其他伴随症状有呼吸困难(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可致,儿童更突出,基础肺部疾病患者感染时呼吸困难加重)、胸痛(肺炎累及胸膜时出现,刺痛或牵拉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老年患者需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痛鉴别)。
一、呼吸道症状
1.咳嗽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时较为常见,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为伴有咳痰的咳嗽。例如细菌性肺炎患者常常会有咳嗽症状,部分患者可咳出脓性痰。一般来说,感染不同病原体时咳嗽的特点可能有所差异,如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咳嗽多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对于儿童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能会影响其睡眠和日常生活,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清晰表达咳嗽情况,但会表现出呼吸急促、喘息等伴随表现。
2.咳痰
可咳出不同性质的痰液。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初期多为白色黏液痰,随着病情发展,若合并细菌感染,痰液可变为黄色脓性痰。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早期可能是白色稀薄痰,若继发细菌感染,痰液变得黏稠且颜色变黄。对于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咳痰可能相对无力,痰液排出困难,需要注意及时清理呼吸道,防止痰液堵塞气道。
3.喘息
部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会出现喘息症状,多见于哮喘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肺炎)等情况。喘息是由于气道痉挛、狭窄,气流通过受阻所致。儿童患者尤其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时喘息症状可能较为明显,这是因为儿童气道相对狭窄,感染后更容易出现气道痉挛。例如毛细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好发于婴幼儿,主要症状包括喘息、咳嗽、气促等。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多数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细菌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往往发热较为明显,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热程度相对多样,可为低热至中度发热。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下呼吸道感染时发热可能更易波动,且婴幼儿发热可能会伴有惊厥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发热可能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低热或体温正常,但感染可能已经较为严重,因为老年患者机体反应能力下降。
2.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无论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例如肺炎患者,在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同时,常常会感到浑身乏力,影响日常活动。对于生活方式较为活跃的人群,下呼吸道感染导致的乏力可能会对其正常的工作、运动等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充足的休息来促进身体恢复。
三、其他伴随症状
1.呼吸困难
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浅快、鼻翼扇动等。儿童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呼吸困难可能更为突出,如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例如重症肺炎患者会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氧气供应不足引起。对于患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时呼吸困难可能会加重,因为其原本的肺部功能就存在一定障碍,感染后进一步影响了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2.胸痛
部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尤其是肺炎累及胸膜时,可引起胸痛。胸痛多为刺痛或牵拉痛,在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剧。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累及胸膜时,患者可出现胸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对于老年患者,胸痛症状需要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痛相鉴别,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或加重胸痛症状,需要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