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病因与发病机制不同,症状表现有差异,治疗原则有区别,预防与注意事项也因人群而异。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受凉致风寒袭表,症状为怕冷明显、发热轻等,治以辛温解表;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引起,发热明显、流黄涕等,治以辛凉解表。预防上风寒感冒要保暖锻炼,风热感冒要通风清淡,不同人群患感冒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风寒感冒
多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之邪侵袭肌表所致。风寒之邪从皮毛、口鼻而入,使卫阳被遏,肺气失宣。一般在冬季或气候骤变时容易发病,体质较弱者更易受风寒之邪侵袭。
(二)风热感冒
常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外界温热邪气侵袭人体,首先犯肺,导致肺卫功能失调。多见于气候温暖多风的春季或夏季,外感风热之邪后,热邪易灼伤津液,使病情发展相对较快。
二、症状表现差异
(一)主要症状
1.风寒感冒:主要症状为怕冷明显,甚至可以出现寒战,发热一般较轻,流清涕,痰液清稀色白,舌苔薄白,常见头痛、身体酸痛等表现。例如,患者可能自觉全身发冷,需多穿衣物或盖厚被,鼻涕是清稀如水样的,咳嗽咳出的痰也是白色且较稀。
2.风热感冒:发热比较明显,体温可较高,流黄涕,痰液通常是黄色黏稠状,舌苔薄黄,可能伴有咽喉红肿疼痛、口干口渴等症状。比如,患者体温可能达到38℃以上,鼻涕发黄且黏稠,咳嗽咳痰时痰色黄,不易咳出,同时感觉咽喉干痛、口渴想喝水。
(二)不同人群表现特点
1.儿童:风寒感冒的儿童可能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精神状态相对尚可,但活动减少;风热感冒的儿童发热可能更为突出,部分儿童可能会有烦躁不安的表现,而且由于儿童脏腑娇嫩,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风热感冒若失治误治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风寒感冒时,怕冷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但往往会有明显的周身不适,如乏力明显,可能伴有轻度咳嗽,痰液清稀;风热感冒的老年人发热可能不是特别高,但容易出现气短、乏力等气虚表现更为明显的情况,因为老年人正气相对不足,患病后正虚表现更突出。
3.女性:女性在经期患风寒感冒,可能会加重经期的不适,如出现腹痛等;患风热感冒时,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时期,可能更容易出现心烦、睡眠不佳等情况,因为风热之邪易扰心神。
三、治疗原则区别
(一)风寒感冒治疗
以辛温解表为主,通过发汗来驱散风寒之邪。可以采用一些辛温的食物辅助调理,如生姜红糖水,生姜具有辛温解表的作用,红糖可以温中,对于轻度风寒感冒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二)风热感冒治疗
以辛凉解表为主,通过疏散风热来减轻症状。可以食用一些具有辛凉解表功效的食物,如金银花茶,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对于风热感冒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四、预防与注意事项
(一)预防方面
1.风寒感冒预防:在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尤其是颈部、背部、足部等部位的保暖。平时要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风寒之邪的能力。
2.风热感冒预防:在温暖多风的季节,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的环境中。适当多喝水,饮食要清淡,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温热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等,以防体内生热,增加患风热感冒的风险。
(二)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身体抵抗力较弱,预防感冒要特别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到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儿童患感冒,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都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精神状态等,一旦出现病情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患病后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要易于消化,注意营养均衡。由于老年人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感冒后要更加谨慎用药,避免自行随意用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3.女性: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在经期要尤其注意保暖和休息。患感冒后要根据感冒类型合理进行调理,同时要注意自身激素水平变化对感冒病情的影响,如经期患风热感冒可能需要在治疗时兼顾调理月经相关方面,但也要以治疗感冒为主,遵循感冒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