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病因多样,包括牙周炎、牙龈炎、智齿冠周炎、食物嵌塞、全身性疾病等。非药物缓解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用牙线或冲牙器)、冷敷、调整饮食进行。若肿痛持续不缓解伴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因进行牙周治疗、智齿冠周炎治疗或针对全身性疾病治疗,日常要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并定期检查预防。
一、明确病因
牙龈肿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牙周炎: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引发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牙龈红肿、疼痛,还可能伴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病,比如儿童若口腔卫生不佳,也可能因菌斑堆积引发轻度牙周炎症;成年人由于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更易高发。
牙龈炎:主要是牙龈组织的炎症,通常由牙菌斑、食物残渣等堆积刺激牙龈所致,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刷牙或咬硬物时可能出现牙龈肿痛。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青少年由于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牙龈炎发生率相对较高。
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人群,也可见于其他年龄段智齿萌出异常者。表现为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
食物嵌塞:进食时食物残渣嵌入牙齿邻面间隙,刺激牙龈乳头,引起牙龈的急性炎症,出现牙龈肿痛。各年龄段都可能因进食不当等原因导致食物嵌塞,比如儿童可能因咀嚼方式不当,成年人可能因牙齿接触关系异常等。
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牙龈肿痛,如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糖尿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牙龈感染肿痛;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内环境利于细菌滋生,也易出现牙龈炎症。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保持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移动牙刷,重复刷,全面清洁牙齿。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应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刷牙效果。
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对于成年人尤其是牙齿排列紧密者非常重要;冲牙器可以辅助清洁口腔,尤其是难以清洁的区域,如智齿周围等。儿童在家长指导下可适当使用牙线,但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损伤牙龈。
冷敷: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牙龈肿痛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冷敷,有助于减轻牙龈肿胀和疼痛。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采用冷敷方法,但儿童冷敷时要确保冰袋等不会接触到皮肤造成冻伤。
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加重牙龈肿痛症状;避免食用过硬的食物,以免刺激牙龈;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苹果、西兰花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促进牙龈健康。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调整原则相似,但儿童的饮食需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和易于咀嚼消化。
三、及时就医及专业处理
就医时机:如果牙龈肿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面部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例如,智齿冠周炎出现张口受限、吞咽困难时,或者牙龈肿痛同时伴有高热,可能提示感染较为严重,需尽快就医。
专业治疗
牙周治疗:对于牙周炎、牙龈炎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洗牙(龈上洁治术),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如果病情较严重,可能还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深入牙周袋内清除龈下的菌斑和牙石。儿童进行牙周治疗时需要更加轻柔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智齿冠周炎治疗:医生会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等反复冲洗智齿周围的盲袋,将其中的食物残渣、脓液等冲洗干净,然后局部涂抹碘甘油等药物;如果炎症较重,伴有全身症状,可能会给予抗生素治疗。
针对全身性疾病的治疗:如果牙龈肿痛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如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糖、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等,从根本上解决牙龈肿痛问题。
总之,当出现牙龈肿痛时,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非药物缓解方法,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牙龈肿痛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