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腰肌劳损患者的瑜伽体式有猫牛式、下犬式、桥式等,练习瑜伽有运动前准备(考虑年龄、生活方式)、运动中注意(个体差异、呼吸配合)、运动后恢复(病史、过敏体质考虑)等注意事项,且瑜伽练习对年轻上班族和中老年人群腰肌劳损有不同改善,年轻上班族可缓解腰部不适、提高状态,中老年人群可增强力量、改善柔韧性、提高生活质量。
一、适合腰肌劳损患者的瑜伽体式
1.猫牛式
动作要领:双膝跪地,双手撑地,wrists与shoulders保持在同一垂直面,knees与hips保持同一垂直面。吸气时,背部下沉,头部向上抬起;呼气时,背部拱起,头部下垂,重复5-10次。
功效:这个体式可以很好地活动脊柱,增强脊柱的灵活性,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对于改善腰肌劳损引起的腰部僵硬有帮助。它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为腰部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2.下犬式
动作要领:从双手撑地的跪姿开始,臀部向上抬起,形成一个倒V字形。双腿伸直,脚跟尽量踩地,双手伸直,保持背部挺直,头部自然下垂,保持30-60秒。
功效:下犬式能够拉伸腰部的肌肉,包括竖脊肌等腰肌。它可以增加腰部的柔韧性,减轻腰肌劳损导致的腰部疼痛。同时,还能锻炼手臂和腿部的力量,通过身体的整体拉伸,促进全身的气血流通到腰部。
3.桥式
动作要领:仰卧位,双膝屈曲,双脚平放在地面,与髋同宽。然后将臀部向上抬起,使身体形成从肩部到膝盖的一条直线,双手可以交叉放在胸前,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5-10次。
功效:桥式主要锻炼腰部、臀部的肌肉力量。对于腰肌劳损患者,它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腰部的稳定性,缓解腰部的疼痛症状。在锻炼过程中,能有效刺激腰部的相关肌肉群,促进肌肉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二、练习瑜伽的注意事项
1.运动前准备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练习瑜伽时需要注意。对于年轻人,如果本身没有严重的腰部基础疾病,开始练习时可以从简单的体式入手,逐渐增加难度。而对于中老年腰肌劳损患者,运动前的热身尤为重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下降,充分的热身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例如,提前进行5-10分钟的慢走等低强度运动来热身。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在练习瑜伽前要避免空腹,最好在饭后1-2小时进行练习,以免出现低血糖等不适症状影响练习效果和身体状况。如果是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练习瑜伽时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因为身体处于相对疲劳的状态,过度运动可能会加重腰部的负担。
2.运动中注意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腰肌劳损程度不同,在练习瑜伽体式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如果腰部疼痛较为严重,在练习猫牛式、下犬式等体式时,要避免过度拱背或弯腰,以自己能承受的幅度为准。对于女性生理期的腰肌劳损患者,要避免一些过度拉伸腰部或者对腹部压力较大的体式,如桥式过度抬高臀部等,防止加重腰部不适或引起腹部不适。
呼吸配合:练习瑜伽时一定要注意呼吸的配合。在做每个体式时,要保持均匀、深沉的呼吸。例如在做猫牛式时,吸气和呼气都要缓慢、平稳,让呼吸带动身体的运动,这样可以更好地放松腰部肌肉,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同时也能避免因为呼吸不当导致的头晕等不适。
3.运动后恢复
病史考虑:如果患者有腰椎间盘突出等基础病史,运动后要注意休息,避免立即进行剧烈的活动或者长时间站立、久坐。可以通过适当的拉伸来放松腰部肌肉,但要避免过度拉伸。对于有过敏体质的腰肌劳损患者,运动后要注意观察皮肤是否有不适反应,因为运动后毛孔张开,可能会接触到更多的过敏原,如果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瑜伽练习对不同人群腰肌劳损的改善
1.年轻上班族
年轻上班族由于长期久坐办公,腰部肌肉容易处于紧张状态。通过练习瑜伽,如上述的猫牛式、下犬式等,可以有效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每周坚持练习3-4次,每次30-60分钟,能够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环,减轻腰肌劳损带来的腰部酸痛等不适症状,同时还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免疫力,改善整体的身体状态,有利于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
2.中老年人群
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腰部肌肉力量下降,腰肌劳损较为常见。瑜伽练习中的桥式等体式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下犬式等体式可以拉伸腰部肌肉,改善腰部的柔韧性。中老年人群练习瑜伽时要注意动作的缓慢和轻柔,避免快速、剧烈的运动。一般建议每周练习2-3次,每次练习时间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控制在20-40分钟左右。通过长期坚持练习瑜伽,可以改善腰部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腰肌劳损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上下楼梯、弯腰等动作的便利性会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