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多样,包括自身免疫因素,体内存在针对自身免疫相关成分的抗体可致发病,不同性别年龄自身免疫相关发病情况有差异;感染因素,多种病原体感染可诱发,不同年龄段儿童老人易感染病原体不同;物理因素,机械性刺激、冷、热、日光等可致,不同年龄人群易感性不同;遗传因素,具遗传易感性,不同性别年龄遗传表现有别;其他因素,饮食中某些食物、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生活环境变应原等均可诱发或加重,不同性别年龄受影响各异。
一、自身免疫因素
1.发病机制:自身免疫在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中占据重要地位。体内存在针对自身免疫相关成分的抗体,例如抗IgE抗体、抗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抗体等。这些抗体可通过不同途径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从而引发风团、瘙痒等荨麻疹的典型症状。
2.人群差异: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自身免疫相关因素导致慢性荨麻疹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女性在育龄期可能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自身免疫相关的慢性荨麻疹发病情况可能有一定波动;儿童和老年人也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的变化影响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但具体机制仍在研究中,总体自身免疫因素是普遍存在的潜在病因因素。
二、感染因素
1.病原体类型:多种病原体感染可诱发慢性荨麻疹。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EB病毒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绦虫等。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其产生的某些毒素可作为过敏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荨麻疹的发生。
2.年龄与感染相关性: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且不同年龄段儿童易感染的病原体有所差异。例如,婴幼儿可能因呼吸道病毒感染引发慢性荨麻疹;而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可能因细菌或病毒的隐性感染而诱发慢性荨麻疹。不同性别在感染相关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感染的类型和部位可能因个体生活环境、卫生状况等因素有所不同。
三、物理因素
1.常见物理因素类型:包括机械性刺激(如搔抓、压力等)、冷、热、日光等。压力性荨麻疹是机械性物理因素导致慢性荨麻疹的典型类型,当皮肤受到压力后,数小时内会出现受压部位的肿胀、风团等症状;寒冷性荨麻疹则是皮肤暴露于寒冷环境后,局部或全身出现风团、红斑,伴有瘙痒。
2.不同人群的易感性: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对物理因素的易感性不同。儿童可能因活泼好动,更容易受到机械性物理因素的刺激而诱发荨麻疹;老年人由于皮肤敏感度变化等原因,对冷、热等物理因素的耐受性降低,更易因物理因素引发慢性荨麻疹。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个体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物理因素相关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例如经常暴露于日光下的人群,日光性荨麻疹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四、遗传因素
1.遗传模式:慢性荨麻疹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相关。例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等相关的基因,若发生遗传变异,可能增加个体患慢性荨麻疹的风险。
2.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遗传表现:在不同性别中,遗传因素对慢性荨麻疹的影响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基因的表达可能因性别相关的激素等因素有所不同。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遗传因素在儿童和老年人中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从父母遗传获得相关易感基因,而老年人则可能是在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下,遗传易感性基因的作用表现更为明显。
五、其他因素
1.饮食因素:某些食物可作为过敏原诱发慢性荨麻疹。常见的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动物性蛋白,以及某些植物性食物如草莓、可可、番茄等。个体的饮食偏好和过敏史不同,对食物过敏原的反应也不同。例如,有食物过敏史的人群,再次摄入相关食物时更易引发慢性荨麻疹,不同年龄人群对食物过敏原的反应可能因消化系统发育和功能等差异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概率相对较高,而成人可能对某些植物性食物过敏更为常见。
2.精神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诱发或加重慢性荨麻疹。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精神因素的影响有所不同。例如,女性可能在面临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压力时,更容易出现精神紧张相关的慢性荨麻疹加重情况;儿童可能因学习压力等精神因素影响相对较少,但长期的家庭环境紧张等也可能对儿童慢性荨麻疹产生影响;老年人若长期处于孤独、抑郁等精神状态,也可能导致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或病情波动。
3.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中的变应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可诱发慢性荨麻疹。不同地区的环境因素不同,例如花粉传播季节在不同地区有差异,生活在花粉传播活跃地区的人群,花粉性荨麻疹的发病风险较高。不同年龄人群对环境因素的暴露程度和反应不同,儿童在户外活动较多,可能更易接触到花粉、尘螨等环境变应原,从而引发慢性荨麻疹;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相对固定,但室内尘螨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其慢性荨麻疹的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