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是胸腔内液体生成增多或吸收减少致积液,发病机制多样,不同年龄病因有别,表现随积液量增有胸闷气短等,体征有胸廓饱满等,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和穿刺抽液,治疗针对病因及抽液引流,预后依原发病;气胸是气体入胸膜腔致积气,分自发性和外伤性,发病急有胸痛等表现,体征有胸廓饱满等,辅助检查有影像学等,治疗分保守和排气,预后与基础病及年龄等有关。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聚了过多的液体,正常胸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当各种原因导致液体生成增多或吸收减少时,就会形成胸腔积液。其发病机制包括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胸膜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如癌性淋巴管阻塞)等。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原因可能有所差异,儿童胸腔积液可能与感染(如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结核性胸膜炎导致胸腔积液)等因素相关;老年人则可能与恶性肿瘤、心力衰竭等有关。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多因肺部组织、气管、支气管、食管破裂,空气逸入胸膜腔,或因胸壁伤口穿破胸膜,胸膜腔与外界沟通,外界空气进入所致。常见的有自发性气胸,多发生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肺组织病变导致肺大疱破裂引起气胸;也有外伤性气胸,由胸部外伤引起。
二、临床表现
胸腔积液:少量胸腔积液时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积液量增加,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原发病的表现,如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腔积液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心力衰竭导致的胸腔积液可伴有心悸、气促、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特点,儿童胸腔积液可能因积液刺激出现咳嗽等表现,而老年患者可能在基础疾病基础上症状更不典型,需仔细鉴别。
气胸:发病较急,患者突然出现一侧胸痛,多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较短,随后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可伴有刺激性咳嗽。气胸量少者症状可能较轻,大量气胸时症状明显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烦躁不安、发绀、呼吸衰竭等表现。不同人群气胸表现有差异,年轻人体质较好时,少量气胸可能症状相对较轻;老年人有基础肺疾病时,即使气胸量不多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等表现。
三、体征表现
胸腔积液:查体可发现患侧胸廓饱满,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不同病因导致的胸腔积液体征可能有一定差异,如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腔积液,在积液吸收过程中可能出现胸膜摩擦感和摩擦音。
气胸:查体可见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左侧气胸时心浊音界消失,右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四、辅助检查
胸腔积液: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见胸腔内有致密影,大量积液时纵隔向健侧移位;胸部CT检查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更敏感,能发现少量胸腔积液,并可帮助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
胸腔穿刺抽液检查:通过穿刺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化验,可明确积液的性质,如漏出液外观清亮,比重低于1.018,蛋白含量低于30g/L;渗出液外观多混浊,比重高于1.018,蛋白含量高于30g/L,还可通过生化、细胞学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如结核性胸膜炎时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升高,癌性胸腔积液中可找到癌细胞。不同年龄患者胸腔穿刺抽液的操作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进行,儿童可能因配合度等问题需要特殊的操作准备。
气胸: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可见患侧胸腔内有无肺纹理的透亮区,肺组织受压萎陷;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气胸的情况,尤其是少量气胸或局限性气胸。
其他检查:血气分析可了解患者的缺氧情况,对于严重气胸患者有重要意义。
五、治疗原则
胸腔积液:
针对病因治疗:如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腔积液需进行抗结核治疗;心力衰竭导致的胸腔积液需治疗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癌性胸腔积液则需针对肿瘤进行相应治疗,如化疗、放疗等。
胸腔穿刺抽液或闭式引流:对于大量胸腔积液引起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进行胸腔穿刺抽液以缓解症状,必要时可进行闭式引流。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时需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因素,儿童治疗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等。
气胸:
保守治疗:对于少量气胸(肺压缩<20%)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吸氧等,让气体逐渐吸收。
排气治疗:对于大量气胸或症状较重的气胸患者,需进行排气治疗,包括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等,以促使肺复张。不同人群气胸的排气治疗方式选择需根据具体病情,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时可能更倾向于相对温和但有效的排气方式。
六、预后情况
胸腔积液:预后取决于原发病因,如结核性胸膜炎经过规范抗结核治疗,多数预后良好;恶性肿瘤导致的胸腔积液预后较差,主要与肿瘤的进展情况等有关。不同年龄患者预后受原发病及自身身体状况影响,儿童患者如果原发病能得到有效控制,预后相对较好;老年患者预后则受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等多因素影响。
气胸:自发性气胸的预后与基础肺疾病有关,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气胸后复发率较高;外伤性气胸如果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较好。不同年龄患者预后不同,年轻人体质好、基础疾病少者预后相对较好;老年人预后相对较差,尤其是有严重基础肺疾病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