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水肿是癌症患者身体某部位液体异常积聚的现象,由肿瘤压迫、蛋白质代谢异常、心肝肾受损等多种因素引起,不同部位水肿有不同意义,其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血管通透性改变、淋巴回流障碍、钠水潴留等,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评估监测,处理原则包括体位调整、皮肤护理、功能锻炼等,癌症水肿提示肿瘤病情状况,需综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不同部位癌症水肿的意义
下肢癌症水肿:若为妇科肿瘤(如卵巢癌等)或盆腔肿瘤压迫下腔静脉,可引起下肢水肿,这提示肿瘤可能已侵犯周围血管、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或静脉回流受阻,往往意味着肿瘤分期较晚,病情相对较为复杂严重。对于老年癌症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血管弹性下降、循环功能减退等情况,下肢癌症水肿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其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
上肢癌症水肿: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水肿较为常见,多是因为乳腺癌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等操作损伤了淋巴系统,导致上肢淋巴回流不畅引起水肿。这意味着手术相关的淋巴系统损伤情况,提示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管理需要重视,会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年轻女性患者,可能会在心理上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其术后的康复心态。
胸腔癌症水肿(胸腔积液):肺癌等胸部肿瘤可能引起胸腔积液导致水肿表现,胸腔积液会压迫肺组织,影响患者呼吸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这提示肿瘤可能已经转移累及胸膜等部位,病情处于较进展阶段,对于有吸烟史的老年肺癌患者,本身呼吸功能可能相对较弱,胸腔积液会进一步加重其呼吸功能的恶化,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胸腔积液情况来改善呼吸状况。
癌症水肿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
血管通透性改变:肿瘤细胞会释放一些血管活性物质,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这些物质会使肿瘤周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蛋白质等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导致水肿。例如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多种癌症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升高与肿瘤相关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
淋巴回流障碍:当肿瘤侵犯淋巴结或淋巴管时,会阻塞淋巴回流通道,使得淋巴液在组织间隙积聚,从而引发水肿。以黑色素瘤为例,肿瘤细胞容易侵犯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受阻,进而出现局部水肿表现,通过对黑色素瘤患者的淋巴系统相关检查可以发现淋巴管被肿瘤细胞堵塞的病理改变。
钠水潴留:癌症患者可能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或者因为肿瘤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等导致肾脏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引起钠水潴留,进而导致水肿。一些研究表明,部分癌症患者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异常激活,使得醛固酮分泌增多,促进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引起体内钠水潴留,参与癌症水肿的形成过程。
癌症水肿的评估与监测
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视诊观察水肿部位的皮肤情况、肿胀程度等,触诊来感受水肿部位的质地等。例如检查下肢水肿时,会触摸皮肤弹性、有无凹陷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检查时要注意手法的轻柔程度,老年患者皮肤相对松弛、脆弱,检查时需避免过度施压造成皮肤损伤。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组织间隙的液体情况,对于评估淋巴回流情况等有一定帮助。比如检查上肢淋巴水肿时,超声能够看到上肢淋巴管的形态、是否有阻塞等。对于儿童癌症患者,超声检查相对较为安全,无辐射危害,是常用的评估水肿相关淋巴系统等情况的手段。
CT检查: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肿瘤与周围血管、淋巴管等结构的关系,判断是否存在肿瘤压迫等导致水肿的情况。对于肥胖的癌症患者,CT检查可以更好地显示深部组织的水肿情况,但要注意辐射剂量对患者的影响,尤其是儿童和年轻患者应尽量合理选择检查时机和剂量。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对于评估肿瘤周围的水肿情况以及血管、淋巴管的细微结构改变等有优势。在评估脑部肿瘤引起的水肿时,MRI能够清晰显示水肿范围等。但MRI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镇静等措施,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在麻醉等辅助下进行检查。
癌症水肿的处理原则(非药物相关)
体位调整:对于下肢水肿的患者,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例如下肢水肿的癌症患者,白天清醒时可垫高枕头将下肢抬高,晚上睡眠时也可在腿部下方垫合适高度的物品。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癌症患者,要注意定时更换体位,防止同一部位长期受压加重水肿,同时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皮肤护理:水肿部位皮肤容易出现破损、感染等情况,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上肢水肿患者,要避免擦伤等,选择宽松合适的衣物,防止对水肿上肢造成进一步压迫。儿童癌症患者皮肤更加娇嫩,皮肤护理时要特别注意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动作轻柔,预防皮肤损伤引发感染等并发症。
功能锻炼: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比如上肢水肿患者可进行握拳、屈伸手臂等动作,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劳累加重水肿。对于儿童癌症患者,功能锻炼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合其年龄和病情的简单活动,如肢体的轻柔摆动等,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
癌症水肿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表现,其出现往往提示肿瘤的病情状况,通过对癌症水肿的含义、病理生理机制、评估监测以及处理原则等多方面的了解,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把握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但具体的诊疗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制定个性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