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可能与白血病或其他因素相关。白血病导致牙龈出血是因异常白细胞增殖抑制正常造血致血小板减少或细胞浸润牙龈;其他常见原因有口腔局部的牙菌斑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全身性的维生素C缺乏、内分泌紊乱等。区分可看伴随症状,白血病常伴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非白血病多为牙龈局部问题;还可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检查。应对方面,口腔局部问题要保持清洁、治疗疾病;全身性因素要补充维C、处理内分泌紊乱相关情况;儿童要培养口腔卫生习惯,老年人要注意口腔和全身健康检查,牙龈出血频繁难止要及时就医。
白血病导致牙龈出血的机制
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中异常的白细胞大量增殖,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等情况。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时,就容易导致出血倾向,牙龈出血就是其中一种表现。此外,白血病细胞可能浸润牙龈组织,也会增加牙龈出血的风险。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牙龈出血都是白血病引起的。
其他常见导致牙龈出血的原因
口腔局部因素:
牙菌斑、牙结石:牙菌斑是不断积聚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膜,牙结石是牙菌斑钙化后形成的坚硬物质,它们会持续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炎症,导致牙龈红肿、易出血。例如,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的人,很容易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和牙结石,从而出现牙龈出血现象,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多见于口腔卫生习惯较差的人群。
牙龈炎、牙周炎: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牙周炎则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这两种口腔疾病都会使牙龈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出血。年轻人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洁,也可能患上牙龈炎,出现牙龈出血;中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等原因,也较易发生牙周炎导致牙龈出血。
全身性因素:
维生素C缺乏:长期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会导致维生素C缺乏,引起坏血病,出现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等症状。这种情况在长期偏食、挑食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多见于饮食不均衡者。
内分泌紊乱: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出现牙龈充血、肿胀、易出血的情况,称为妊娠期牙龈炎;月经期女性体内激素波动,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现象。
如何区分牙龈出血是否与白血病相关
如果出现牙龈出血,想要判断是否与白血病有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区分:
伴随症状
白血病相关伴随症状:白血病患者除了牙龈出血外,往往还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发热(可表现为低热或高热)、贫血(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如果牙龈出血的同时伴有这些全身症状,就需要高度警惕白血病的可能。例如,一位患者牙龈出血的同时经常发热,体温持续在38℃左右,且感觉浑身乏力,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白血病。
非白血病相关伴随症状:如果牙龈出血仅表现为牙龈局部的问题,没有其他明显的全身症状,更多考虑是口腔局部因素或其他全身性非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比如单纯因为牙菌斑、牙结石引起的牙龈出血,可能只是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现牙龈少量出血,没有发热、贫血等全身表现。
医学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往往有异常改变,比如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或减低,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等。而非白血病导致的牙龈出血,血常规一般无这些典型的血液系统异常表现。通过血常规初步筛查,可以提供重要线索。
骨髓穿刺检查:如果血常规提示有血液系统异常,进一步需要做骨髓穿刺检查来明确是否为白血病。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通过抽取骨髓液,观察骨髓中造血细胞的形态、数量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例如,当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异常,血小板严重减少时,就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来确诊或排除白血病。
牙龈出血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口腔局部问题导致牙龈出血的应对
保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例如,每天三餐后都能进行有效的口腔清洁,能减少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缓解牙龈炎症和出血。
治疗口腔疾病:如果是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需要及时到口腔科就诊,进行洗牙、牙周治疗等。洗牙可以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减轻牙龈炎症;牙周治疗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龈下刮治等。
全身性因素导致牙龈出血的应对
补充维生素C:对于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牙龈出血,需要调整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猕猴桃、西兰花、青椒等。如果维生素C缺乏较为严重,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C制剂。
内分泌紊乱相关情况:孕期女性出现牙龈出血,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口腔局部处理;月经期女性牙龈出血一般在经期结束后会有所缓解,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即可。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牙龈出血需要注意口腔卫生的培养,家长要监督孩子正确刷牙。儿童牙龈出血多考虑口腔局部因素,如刷牙方法不当、牙菌斑牙结石等,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如果儿童牙龈出血伴有发热、面色苍白等全身症状,要及时就医,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等严重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牙龈出血要考虑口腔局部因素和全身性疾病。口腔局部可能有牙龈萎缩、根面龋等问题,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牙龈出血。老年人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全身健康检查,控制好全身疾病,保持口腔清洁。如果牙龈出血频繁且不易止住,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可能的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