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的评估包括病史与症状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病史询问基础疾病、病情进展和用药史;症状观察呼吸困难和紫绀;体格检查包括呼吸系统和其他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有血气分析、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胸部X线和CT;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和弥散功能检查,各检查从不同方面为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一、病史与症状采集
(一)病史询问
1.基础疾病: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哮喘等;是否存在胸廓畸形、神经肌肉疾病等影响呼吸功能的基础病症。不同基础疾病导致慢性呼吸衰竭的机制不同,例如COPD是由于气道阻塞、肺组织弹性减退等多种因素导致气体交换障碍逐渐发展为慢性呼吸衰竭。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COPD患者,吸烟是其病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2.病情进展情况:询问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以及是否有急性加重的情况。如果是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可能提示病情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处理。比如重症哮喘患者,若近期哮喘控制不佳,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要考虑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可能。
3.用药史:了解患者是否长期使用影响呼吸功能的药物,如镇静催眠药等。某些药物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对于有基础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诱发或加重慢性呼吸衰竭。
(二)症状观察
1.呼吸困难: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等情况。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表现为呼吸费力,可能有呼吸急促,严重时可出现浅快呼吸或潮式呼吸等异常呼吸节律。例如COPD患者晚期常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
2.紫绀:注意观察患者口唇、甲床等部位是否有紫绀表现,这是缺氧的典型体征之一。但要注意,重度贫血患者可能紫绀不明显,而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紫绀可能较明显,需要综合判断。
二、体格检查
(一)呼吸系统检查
1.肺部体征:听诊肺部呼吸音,COPD患者可闻及呼气延长、干湿啰音等;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能有Velcro啰音等。触诊双侧胸廓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往往双侧呼吸运动减弱且不对称。叩诊肺部浊音界等,了解肺部充气情况等,例如气胸患者可能出现患侧胸部过清音等异常叩诊音。
2.胸廓形态:检查胸廓是否有畸形,如严重脊柱侧弯等胸廓畸形可影响胸廓的正常扩张和收缩,导致呼吸功能障碍进而引发慢性呼吸衰竭。
(二)其他系统检查
1.循环系统:观察心率、血压等情况,慢性呼吸衰竭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大等,表现为心率增快、下肢水肿等。例如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
2.神经系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表现,这与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脑功能障碍有关。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意识障碍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慢性呼吸衰竭时意识改变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需密切关注。
三、实验室检查
(一)血气分析
1.血氧分压(PaO):是诊断慢性呼吸衰竭的关键指标之一。正常成年人静息状态下PaO为80~100mmHg,当PaO<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50mmHg时,可诊断为呼吸衰竭。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正常PaO范围略有差异,儿童的PaO较成年人偏低,例如新生儿早期PaO在50~70mmHg左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年人水平。
2.二氧化碳分压(PaCO):反映肺通气功能。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如果是Ⅱ型呼吸衰竭,表现为PaCO>50mmHg,同时PaO<60mmHg,是由于肺泡通气不足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如果是Ⅰ型呼吸衰竭,则PaCO正常或降低,主要是换气功能障碍导致氧分压降低。
3.pH值:判断酸碱平衡情况。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性酸中毒等酸碱失衡,pH值可降低;如果合并代谢性因素,可能出现混合性酸碱失衡。
(二)血常规
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升高,这是机体对慢性缺氧的一种代偿反应,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来提高携氧能力。例如长期慢性缺氧的COPD患者可能出现红细胞增多。
2.白细胞: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可能存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肺部感染是慢性呼吸衰竭常见的诱因之一。
(三)生化检查
1.肝肾功能: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出现转氨酶升高、肌酐升高等情况。例如右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可引起肝淤血,影响肝功能;同时呼吸衰竭时心输出量减少,肾灌注不足,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2.电解质:注意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情况,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因胃肠道淤血、利尿剂使用等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低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四、影像学检查
(一)胸部X线
1.可了解肺部基础病变情况,如COPD患者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肺气肿时可见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双肺透亮度增加等;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出现肺纹理增多、网状或结节状阴影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胸部X线在慢性呼吸衰竭时需注意与先天性肺部疾病等相鉴别。
2.有助于发现气胸、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气胸患者可见患侧胸部透亮度增加,无肺纹理,胸腔积液患者可见肋膈角变钝等。
(二)胸部CT
1.对于肺部病变的诊断更具特异性,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病变,如早期COPD患者的小气道病变、肺间质纤维化的细微网格影等。在鉴别诊断方面,胸部CT比X线更有优势,例如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胸部CT能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等,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肺部肿瘤等导致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五、肺功能检查
(一)通气功能检查
1.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FVC)<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这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不同年龄的人群肺功能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肺功能检查需要采用适合其年龄的测试方法和参考值范围,例如儿童的FEV/FVC比值较成年人相对较高。
2.了解患者通气功能障碍的程度,对于判断慢性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例如FEV占预计值百分比越低,提示COPD病情越重,发生慢性呼吸衰竭的风险越高。
(二)弥散功能检查
1.反映肺换气功能,间质性肺疾病等患者常出现弥散功能降低。例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由于肺泡-毛细血管膜受损,弥散功能明显下降,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进而发展为慢性呼吸衰竭。
2.通过弥散功能检查可以辅助鉴别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如Ⅰ型呼吸衰竭中,除了通气功能因素外,弥散功能障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