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是怎么调理

来源:民福康

为改善胸闷气短,可从生活方式、饮食、心理及基础疾病患者相关方面进行调理。生活方式上要适度运动、规律作息;饮食要合理膳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心理要缓解压力、管理情绪;基础疾病患者如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针对自身疾病遵循相应调理原则,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一、生活方式调理

1.运动锻炼

适度有氧运动:对于一般人群,可进行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研究表明,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胸闷气短症状。例如,快走时保持适中的速度,以微微出汗但不气喘吁吁为宜,长期坚持可提高心肺耐力。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强度需调整,年轻人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老年人则应选择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走,避免因运动强度过大加重心脏负担。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是一种有效的呼吸训练方法。取仰卧位或舒适的坐姿,一只手放在胸部,一只手放在腹部。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内收,尽量将气呼出。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2-3次。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提高肺的通气量,对于缓解胸闷气短有一定帮助。儿童进行呼吸训练时,家长可引导其进行简单的呼吸练习,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呼吸模式,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强迫。

2.作息规律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9小时的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和调整,对于心肺功能的维护也至关重要。成年人应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老年人睡眠需求相对减少,但也应保持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长。儿童的睡眠时间因年龄而异,婴儿需要12-16小时,幼儿11-14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对儿童身心发育和心肺功能正常运转意义重大。

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心肺功能的正常节律,加重胸闷气短的症状。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有熬夜习惯的人群,应逐渐调整作息,每晚提前15-30分钟上床睡觉,逐步恢复正常的生物钟。

二、饮食调理

1.合理膳食结构

控制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担,从而加重胸闷气短的症状。对于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严格控制盐分摄入。可以使用限盐勺来准确控制盐的用量,同时减少食用腌制食品、咸菜、酱菜等高盐食品。不同年龄人群对盐分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应避免过早摄入过多盐分,以减少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均衡营养:保证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等。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如苹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优质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消化功能适当调整食物质地,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易于消化吸收。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充足摄入,以支持心肺等器官的正常发育。

2.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咖啡和浓茶摄入:咖啡和浓茶中含有的咖啡因等成分可能会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快,加重胸闷气短的症状。一般来说,每天咖啡摄入量不宜超过2杯,每杯约150-200毫升,浓茶也应适量饮用,避免在睡前饮用。对于患有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的人群,应严格限制咖啡和浓茶的摄入。儿童应绝对避免饮用咖啡和浓茶,以免影响其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

避免辛辣食物:过多食用辛辣食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间接影响心肺功能。例如,辣椒等辛辣食物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加快,引起心悸等不适症状,进而加重胸闷气短。不同体质的人群对辛辣食物的耐受程度不同,热性体质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辛辣食物的影响,应适当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老年人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应避免过多食用辛辣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三、心理调节

1.缓解压力

放松技巧: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冥想时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或一个特定的意象,每次冥想15-20分钟,每天1-2次。深呼吸如前面提到的腹式呼吸也具有一定的放松效果。对于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可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放松练习;老年人可在闲暇时光通过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改善胸闷气短的症状。儿童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但家长也应关注其情绪变化,通过陪伴、游戏等方式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当人们处于积极的社交氛围中时,身体的应激反应会减轻,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也会降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社交方式不同,年轻人可通过参加兴趣小组、朋友聚会等方式社交;老年人可参与社区活动、与老伙伴聊天等;儿童则在学校和家庭中与同学、家人建立良好关系,促进身心健康。

2.情绪管理

避免焦虑和紧张:长期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加重胸闷气短的症状。要学会识别自己的焦虑和紧张情绪,通过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调节。例如,当感到焦虑时,可以告诉自己“放松,这只是暂时的”,然后通过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对于患有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人群,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老年人情绪容易波动,家人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其稳定情绪。儿童的情绪相对不稳定,家长要关注其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引导和安抚,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四、疾病相关调理(基础疾病患者)

1.心血管疾病患者

高血压患者:除了上述生活方式、饮食、心理等方面的调理外,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同时,避免血压的大幅波动,如避免突然的情绪激动、快速起身等。在饮食上,除了控制盐分摄入外,还应限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富含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起床时应缓慢起身,先坐一会儿再站立。

冠心病患者:要遵循冠心病的饮食和生活调理原则。饮食上要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等。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在心理调节方面,要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保持心态平和。儿童时期一般较少患冠心病,但如果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基础疾病,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调理原则,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缩唇呼吸等特定呼吸训练。缩唇呼吸是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饮食上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以维持身体的能量需求。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感染会加重病情导致胸闷气短加重。儿童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要避免接触过敏原,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在生活中注意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

如果胸闷气短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气短
气短指呼吸比正常人短促,躁而带粗,气若有所窒,则语言不接续和呼吸勉强。呼吸微弱而喘促,或短气不足以吸,似喘而无声的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胸闷是一种是什么病症呢?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造成胸闷气短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像是心肌缺血,肺梗阻性病变等。在中医的角度,可能是心气虚。最好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待明确原因后,在专业医生的安排下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比较好。
慢性胃炎会引起胸闷呼吸困难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慢性胃炎是不会造成胸闷和呼吸困难的。胃炎多见症状有胃胀、胃疼、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很少造成胸闷。胸闷、呼吸困难时应当考虑心脏病的可能,比如心衰、心梗等,因此为了防止严重后果,建议及时就医。
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胸闷气短的原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功能性胸闷气短,另一种是由心脏神经官能症导致。功能性胸闷是指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期,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和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气短的感觉;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全身神经官能症的一种。
胸闷气短无力?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看一方面可能和个人体虚有关。走路,体力不佳造成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此外就是考虑心脏方面的疾病造成。如心功能不全等。最好去医院门诊内科检查下。做个心电图进行排查下。平时注意休息。防止劳累。日常生活规律些。饮食方面也要好好调理。清淡为宜。
后背疼胸闷气短是什么原因?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可能的原因有:1、冠心病、心脏供血不足。病人多有抽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检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有助于明确诊断。2、肺部病变,如气胸、肺炎、肺栓塞等疾病。3、精神心理因素造成。
更年期心慌气短胸闷,回身无力该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更年期表现出心慌,胸闷,浑身无力等表现,需要首先排除一下是否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疾病,完善一下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等检查。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的下降,因此会表现出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夜间盗汗,烦躁,心慌,胸闷,睡眠障碍等。因此这个时期一定要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
胃炎会导致胸闷气短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若是单纯的胃炎,一般不会造成病人表现出胸闷、气短的情况。如果病人有反流性胃炎,可能会造成嗳气、反酸,部分病人可能会表现出胸闷的情况。其次,如果病人还有其他的心肺功能疾病,也有可能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晚上气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晚上气短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可能是循环系统疾病引起,常见的疾病是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次,还有可能是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比如慢阻肺、哮喘等。也不能排除是其他疾病的可能,比如酮症酸中毒。此时需要注意自身有无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针对病因治疗,以免耽误疾病。平时还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注
胸闷、偶尔咳嗽,是新冠感染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胸闷,偶尔咳嗽,不发烧也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可以不表现出发烧症状,甚至有些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表现出呼吸衰竭的相关表现时并没有发烧的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也可能仅仅表现出一些呼吸道的症状,比如胸闷、咳嗽等相关的情况。因此如果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接触史,就算没有发
咳嗽,胸闷气短,喘不过气,是什么病?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您现阶段的情况不一定都是哮喘造成的,有可能是心功能不全造成的。为您自身先不要盲目的用药,最好及时确诊。建议您及时就诊,行胸部ct以及心电图心肌酶,脑钠肽,心脏彩超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治疗。可以暂时应用平喘药物,如氨茶碱。
心悸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从中医上讲,心悸胸闷气短多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亏虚所致,归于胸痹、心痛的范畴,也就是西医上常说的冠心病。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由于气虚推动无力,导致气虚血瘀,心脉瘀阻,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另外寒主收引、寒易伤阳,寒凝脉泣,会出现血液瘀滞,瘀而不通,不通而痛。所以,有些病人还会出现胸部疼痛。治疗上就要应该温阳补气,行气补血、这样才能达到温通血脉
胸闷气短心慌焦虑失眠怎么办
顾兆军 主任医师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三甲
焦虑症状人人都有,比如年轻人考试之前就会焦虑,第二天有重大的事情要做,进行某个重大的项目或者是见某个重要的人,遇到重要的事情,一定会有焦虑。焦虑后就会心慌,有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发烧气短,心胸就会胀闷,可以通过稳定情绪、中医治疗、运动疗法等方法改善症状。1.稳定情绪此时首先要解除焦虑症状,从原发病开始,告诉病人不必焦虑,从思想上安定下来。
颈椎病会导致胸闷气短
陈远林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三甲
颈椎病会导致胸闷气短,胸闷气短在颈椎病分型当中,可能是交感型颈椎病导致交感神经功能受到影响,所以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等症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挂专科,进一步地明确病因。胸闷气短有些是心脏或者是呼吸系统出现了问题,如果是心脏方面,一定要马上尽快地处理。排除了这些方面原因,是颈椎病,可以在颈椎专科或者中医专科进一步治疗,包括内
哪种胃病会胸闷喘不上气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不管是哪种胃病都不会导致胸闷喘不上气来,出现胸闷喘不上气的原因,很有可能和心脏或者是肺部有关系,比如心脏出现缺血、心衰或者是肺部出现了感染、肿瘤等,都会导致胸闷喘不上气来,所以,建议患者积极到医院去做一下检查,来明确诊断比较好。
胃病能引起胸闷憋气吗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胃病有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胸闷、憋气症状。临床中,胃病比较多,例如胃炎、胃溃疡、胃肿瘤、十二指肠溃疡等等。在患者发病时,除了会导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以外,还有可能会导致胃部出现烧灼感,从而诱发胸闷、憋气症状出现。因此,需要患者及早就医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促进患者症状消退。
胸闷气短咳嗽是什么原因?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胸闷气短咳嗽有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受凉感冒,导致病情急性加重造成的,要给予患者吸氧,积极地抗炎、抗感染、平喘治疗。其次也有可能是支气管哮喘患者接触过敏原,导致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刺激性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可雾化表面糖皮质激素、贝塔二受体激动剂,改善气道的炎症。
免费咨询